西周分封制度对国家有影响吗

中科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280922_lab.html

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

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派遭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

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下列三类:

第一类是王室子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些人建立的诸侯国称为姬姓封国,在周初的封国中数量最多,《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封国不仅数量多,所在位置也为要冲之地,与王室的关系至为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

第二类是异姓贵族。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的程中立有大功,或与周人有世代同盟关系,于是也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家,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类情况。

第三类是古代帝王的后代。《史记·周本纪》说:“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与杞。”这类封国一般都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生活中的作不大。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很多,《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在西周众多的封国中,比较重要的有:

卫一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都于朝歌(今河南汲县北)。这里原是商王国中心地区,又是周初东方叛乱的策源地,殷商的残余势力很大。康叔被封于此,主要是为了统治殷遗民,保障这一地区的政局稳定。康叔受封时,王室举行了“授土”、“授民”仪式,分给他大片的土地,还有陶氏、施氏、繁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卫国的封地很大,镇守于殷墟之地,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封国。卫君康叔当时还兼任周王室的司寇,位尊权重。

在殷墟东南不远的河南浚县,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卫国墓地,出土刻有“康侯”铭文的青铜器,涉及到康侯封卫的史事。

鲁一一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都于奄(今山东曲阜)。这里原是奄国的地盘,奄是殷商的盟国,周初曾追随纣子武庚叛周。这一地区反周的势力较大,周王室对此十分重视,封伯禽建国于此,以镇慑和统治商奄之民。伯禽受封时,王室除分给他“殷民六族”和许多宝器外,还特意让他带去了记述周礼的“典策”和精通礼制的人。鲁国之所以受到如此待遇,与周公制礼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西周的诸侯国中,鲁国是周礼最为完备的国家。鲁国的周礼传统源远流长,到了春秋时代,鲁国成为周礼文化的中心。

齐一-异姓功臣吕尚(太公望)的封国,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吕尚出自姜姓,姜姓部族与周人的联盟关系由来已久,世代通婚,互为姻亲。吕尚曾辅佐武王灭商,协助周公东征,屡建功勋,是周初的重臣之一。营丘一带原是薄姑氏的居地,薄姑氏为殷商的盟邦,周初曾联合当地的反周势力随武庚叛乱,周公东征时将其剿灭。周王室封吕尚于此,显然是为了利用他的威势有效地控制东方。齐国周围有许多东夷小国,先后被齐国吞并或消灭,使齐国发展成为东方大国。

晋一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这里河流交错,土地肥沃,历来为天下重地,陶唐氏曾居留于此。这里也是夏朝的中心区域有“夏墟”之称。西周初年,这里有一唐国,可能是陶唐氏的后裔所建,成王时灭唐,封叔虞于此,袭用唐之国号,后改国名为晋。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晋国所在地的居民成份比较复杂,既有夏朝的遗民,又有众多的戎狄之族。针对多源文化传统的居民构成,晋国的统治者因其俗,就其礼,用“夏”和“戎索”分别治理,使之各得其宜。晋的治国策略体现了周王室力求安定天下的良苦用心。

来一异姓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殷商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微子启数谏不从,遂退隐而去。周灭商后,微子启降服于周,受到礼遇。后来,“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据周原出土的微氏家族铜器铭文记载,微子启的庶子分族留在周王室,居于周原,发展成强宗大族,延续的时间几乎与西周王朝相始终,其历代族长都在周王室担任史官,是王畿内异姓贵族中的佼佼者。

燕一一召公奭的封国,都于蓟(今北京)。召公奭是周的同姓贵族,也有记载说他是文王的庶子。召公奭系周初重臣,与周公旦、太公望并列为开国元勋。周初分封时被封于燕,但他没有就封,而是派长子前去建国,自己仍留在王室辅政。北京琉璃河的周初墓葬中出土了带有“匽侯”铭文的青铜器,证实了燕国的初封地确在今北京一带。此外,在辽宁南部等地也发现了周初燕国的青铜器,说明燕国的势力已扩展到那里。燕国远离王室北上殖民,开疆拓土,成为镇守西周北土的重要屏障。

除上述诸侯国外,宋国周围的杞(今河南杞县)、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汉水北岸以随国(今湖北随州)为首的“汉阳诸姬,东南地区的吴(今江苏无锡东南)、宜(今江苏丹徒)等国,也是西周初期追封、改封或新封的诸侯。

分封诸侯并非周初的权宜之计,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在西周中期和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了为数不少的诸侯,如申国和郑国的立国已晚至宣王时期。

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