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优势敌强我弱,张巡是如何打好雍丘保卫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叛军一路狂飙,大唐几乎完全无法阻挡。

张巡,在雍丘成功阻击叛军达11个月之久(加上后来的睢阳保卫战,共抗击敌军二十一个月),为大唐保住了江淮财赋中心,也为大唐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雍丘保卫战,包含了:出城逆击、城池攻防战、夜袭、草人借箭、攻心战、补给线保卫战等各种元素,简直就是一部古代守城战的教科书。

其实,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张巡,此前不过只是一个真源县令,并无太多军事经验,而他所带的军队,也是临时凑到一起的,战斗力参差不齐。

可是,张巡提炼、磨砺了自己的“相对优势”,挫败了强大的敌人,创造出战争奇迹。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年,安史之乱爆发。

承平日久的大唐毫无准备,叛军仅33天,即连克开封、洛阳,一路所向披靡。

此后,安禄山兵分三路,一路攻潼关、取长安;一路攻南阳、取汉水;一路取河南、攻略江淮。

安禄山攻取洛阳后,兵分三路。

安禄山在进攻政治中心长安的同时,也将打击目标瞄准了大唐的财赋命脉。

长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江淮,是大唐财赋重地;南阳,是财赋运输线紧要处(开封失守后,大运河已难以运输饷粮到长安等地,大唐遂该运输通道:由于长江、汉水运至汉中的洋川,再运到长安、灵武等处)。

如果叛军在淮河、长江、汉水的任一方向形成突破,将摧毁大唐的粮饷生命线。

众所周知,大唐承平日久,内地兵力十分空虚。尤其是河南战场,经开封、洛阳之败,大唐在此实力极为空虚,看起来很难阻止叛军的企图。

此时,真源令张巡率吏民挺身而出,开始保卫大唐的命脉。

雍丘之战,张巡面临的难题

经过一番复杂的变化后(此前睢阳、雍丘等城反复易手,不详细叙述),张巡担负起了防守雍丘的重任。

张巡奋起报国,勇气可嘉,但却有着几个致命的难题。

1、兵力不足且仓促集结。

张巡起兵时,率的是“吏民”。此后,又整合了一些其他部队。(如贾贲战死后领其众,另有南霁云等自愿相从者。)

因此,张巡不但兵力严重不足,而且部队既缺乏足够的战斗经验,又缺乏磨合。

2、张巡本人缺乏阵战经验。

虽然张巡“博览群众,晓阵战法”,但毕竟本人缺乏行伍经历。

阵战中,许多东西不是读兵书就能掌握的,但现实又让张巡没有时间去“慢慢积累经验”。

同时,由于还未曾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张巡需要惊人的领导力,才可能获得部下的信赖和服从。

3、雍丘城防准备不足。

由于仓促进入战争状态,此时的雍丘,粮草、箭矢等各种急需的战争物资都严重不足。

同时,雍丘的城墙防御也不甚牢固(承平日久),在拥有较强攻城武器的叛军面前,不太靠得住!

主帅本人经验不足、部队少且不精、物资匮乏、城墙靠不住,这个仗怎么打?

张巡“整军”:打造“相对优势”。

非常之事,待非常之人。张巡,正是非常之人。

张巡,以他惊人的天赋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找到并加强了自己的相对优势,使自己的军队成了可以依靠的部队。

1、以诚待人,获取军心,打造出团结、敢战之师。

敌强我弱,如果团队没有团结、敢战的亮剑精神,那真的就不要打了!

张巡,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做好了头狼,迅速给队伍带来了亮剑精神。

张巡有一“特异功能”:过目不忘。他每次问了将士性命,就能牢牢记住。

我们读拿破仑的传记就会发现:拿破仑也有这种本事。这种尊重,往往能让将士们感动、效命!

所以,每战时,张巡不亲出,遇到有退却的,张巡已经亲自补上他的位子,“我不会退,请与我一起战”!将士感其诚意,往往一往无前、以一当百。

张巡可不只是记忆力好而已,以诚待人赋予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他待人“封锁所疑,赏罚信,与大家同甘共苦!即使是地位再卑贱的人,他都整衣来见。

南霁云,原本出身卑微但武艺高强。原先跟从尚衡。在与张巡打过交道后,对人说:张公开心待人,真吾所事也“,便留在了张巡身边。张巡不愿挖友军的墙角,要劝他回去,但他仍然不走。尚衡令人用金帛来迎,他仍不走。

可见:张巡以他独特的个人魅力,获取了军心。

可以说:在雍丘、睢阳之战中,张巡军所表现出的那些坚韧、团结、一往无前的气质,正是“亮剑精神”。而这些气质,正是张巡这位“头狼”所赋予的。

相比之下,他的对手,主要由少量北方精锐和大量投降的中原军队组成,战斗意志远不如张巡军。

2、独特的“教战”法,打造出小规模作战的“相对优势”。

当然,仅仅只会“嗷嗷叫”,却在战斗力上处处不如人,也是不行的。

张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独特的“教战法”。

他并不按照古代阵法“教战”,而是赋予了手下将领足够的自主权。有人问他缘故,他答:古代人心淳朴,大家都按规矩来打。现在胡人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所以我“教战”的方向是让兵识将意,将识士起,上下相习,人自为战。

这种“教战”法非常符合实际。

一方面,降低了军队的磨合、训练难度,使唐军集中精力打造出了“小作战单位”战斗力的优势。

另一方面,“小队多组”极其符合雍丘、睢阳的地形。

如此,经过张巡的整顿,临时集结起来的唐军形成战斗力,开始了他们史诗级的表演。

雍丘初战:成竹于胸的“冒险”。

张巡没有得到多少准备的时间。

二月十六,张巡开始领导雍丘作战,三月初二,令狐潮等人就带了四万敌军来攻城。

此时,张巡兵力不过数千,且城防不固,“众惧,莫有固志”。

与张辽威震逍遥津一样,必须挫敌锐气

张巡采取了与当年张辽一样的应对之策:出战挫敌锐气!

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稍折,然后城可守也。——《新唐书》

随后,张巡率领千人,分数队出击,开门而出!“贼以出于不意,人马辟易,遂退去”。

难道令狐潮的叛军是饭桶吗?四万人,被千余人杀退!

这种出击,可不是碰运气!张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相对优势”。

1、雍丘战场独特的地形。

如果是在一般的战场上,千余人再是神勇,去冲击四万大军,是找死!

即使敌人一开始没有准备,利用兵力优势,从两侧围上去,那千余唐军马上就会被包饺子吃掉!

可是,雍丘战场不同。

今杞县与陈留之间地形。

今天杞县附近的水网已较复杂,唐代时尚有一些古河纵横(如睢水),水网比今天更复杂。

唐代的雍丘附近,水系比今天复杂得多。汴河、睢水、涡惠河,以及他们的支流和白羊陂这样的湖泊纵横其间。

阴历三月,已经进入丰水期。这些河流、湖泊将战场切割为数个小板块。

因此,当张巡发起进攻时,叛军难以发挥兵力优势及时进行包抄、迂回,反而容易在唐军的突然袭击下陷入混乱。

2、张巡对头的战法。

张巡利用地形之便,千余人分数队,每队数百人发起进攻。

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头敌抵挡不住,后面虽有好手,亦被挤退。——曾国藩。

一方面:唐军虽然总体战斗经验不足,但经过前期一系列作战,已经选拔出了一部分精锐,其中不乏南霁云这样的猛将。他们在这种小规模作战中,个人勇武往往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这数个数百人组成的小队,都是独立的战术单位。张巡教战时,未教大阵,主要就是操练这种小队的作战,这些战术单位的磨合已经基本成型。

而对面的叛军,因地形原因,各战术单位的整顿、集结都需要时间。

张巡只需选择合适的精锐部队,找准敌军尚未形成战斗力的时机,即可顺利实施袭击!

如此,张巡一波袭击,击退敌军,稳定了唐军士气。

“贼势稍折,然后城可守也!”的目的达到了。

灵活的城池攻守战:节奏

次日,令狐潮整顿军队,开始攻城战。

令狐潮的攻城套路是:1、以炮车破坏城墙;“设百炮环城攻之,楼堞皆尽”。2、士兵从城墙损坏处冲上城去。

俗话说:新兵怕炮、老兵怕枪。以常理度之,光是“百炮攻之,楼牒皆尽”就够城里的唐军(尤其众多新兵)喝一壶了。

不过,该套路表面拉风,却也不是无解:

1、唐代炮车没有精准的瞄准系统(用经验进行直瞄射击),无法进行精准打击。

因此,当叛军发起攀城作战时,相应区域的炮车一般会停止发射,无法提供持续的火力掩护。

同时,在攻击手段转换时,往往可能出现一个时间差,给对方可趁之机。

2、由于反作用力的影响,炮车几乎不可能连续击中同样的区域。

因此,唐军可以及时在城墙损坏处采取措施。(古代版“跳弹坑”)

3、当时的炮车发射速度较慢且移动较为困难,极易成为防守方的攻击目标。

百炮攻城+步兵突击气势虽猛,但张巡并非没有办法应付。

唐军可以一旦找准机会,可以发起反击,打乱敌军的节奏。

此战,张巡的重点是节奏:唐军修补城墙的速度,超过敌军破坏城墙的速度,则城池不破!

张巡率军在城头,在被损坏的地方,以准备好的木栅进行修补,重新搭建木栅。

俗话说:老兵怕枪、新兵怕炮。如果不是张巡善于安定军心,守城部队恐怕早就在百炮面前涣散了。

当叛军发起攀城进攻时,张巡令人束嵩灌脂,点燃后扔下去烧。

当敌军节奏转换时,张巡抓住一切可趁之机发起反击,打乱敌军节奏,为守城部队创造更多修补城墙的时间(主动防御思想)。

同时,张巡夜间常发起小规模进攻,骚扰、杀伤敌军。

如此,前后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战,雍丘固若金汤,令狐潮被迫撤退。

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如前所说:雍丘外围的地形,利于“小队多组”的进攻。

当敌人退却时,张巡迅速组织追击作战,俘获胡兵(应是精锐的断后部队)二千余人,军威大振!

心理攻防战

五月中旬,令狐潮再次来战。

这一次,令狐潮选择了攻心。

形势愈发不利。

叶北之战后,雍丘西面已无大军,形势更危,令狐潮遂采取攻心战。

当时的外围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雍丘西面,叛军在叶北击败了鲁炅五万大军,一直追击到了南阳。

如此,在南线,唐军陷入被动,一时间,雍丘附近没有唐军大部队,成了一座危城。

令狐潮与张巡及手下许多将领都比较熟悉,正是实施攻心战的时候。

令狐潮问张巡:天下事已去,你为谁独守孤城呢?

张巡答:你平生以忠义自许。现在你忠义何在?

令狐潮又做张巡手下大将雷万春的工作,暗地令人射雷万春,雷万春面部中箭却纹丝不动,令狐潮都以为是木头人了。得知真相后,远远对张巡喊:看到雷将军,我才知道你治军之严!

当时,中原州县“从逆”者很多,令狐潮的攻心很合乎情境。

可是,张巡打造出的团结、忠义的“相对优势”已经深入军心,不可动摇。

当然,氛围再是团结、忠义,也不可能没有“另类”。

所以,张巡的这个“相对优势”,还需要动态管理!

六月,唐军在潼关大败,长安沦陷,雍丘与朝廷声问不通。

果然,张巡手下有六员大将动摇了,他们认为:敌强我弱,天子又不知死活,不如先降了。

张巡表面答应。次日,张巡在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将士拜之,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思想课。随后叫来六位大将,以大义斩之!

张巡渡过一劫。不过,看来,在大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只讲氛围、讲道理,是不够的。要振奋人心,还需要解决现实困难,还需要用胜利来提振士气军心!

草人借箭,振奋军心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小说故事,张巡的草人借箭倒是见诸正史。

张巡令人来了一次“草人借箭”。

他令人做了千余草人,披着黑衣,吊到城下。叛军以为唐军又来袭击,发箭射之。

当夜,唐军得数十万支箭,缓解了箭矢不足的问题!

随后,张巡又将计就计,用逆向思维又狠狠打击了敌军一把。

张巡又放下草人来。敌军见了,懒得搭理。张巡利用敌军的思维定势,悄悄以五百死士前去袭敌营,大获全胜!

次日,张巡又率军出城逆战,斩杀敌军将领十四人,斩首百余人!

看来,张巡军已经渡过了军心危机,人心已固!

令狐潮只得暂回陈留,再做打算。

后路之战:张巡夜袭的“相对优势”

令狐潮直接进攻打不过张巡,遂派七千步骑兵屯于白沙涡,断雍丘补给线。

张巡率军夜袭,大破之,又在回城路上,歼灭了后续来援的四百敌军。

这次夜袭,可不只是击退敌人呀,而是击溃!

为何张巡夜袭如此厉害?

一方面,情况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差不多:张巡的部队特点、战术特点与地形更为匹配,而夜袭更容易造成敌人的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史书对张巡夜袭,常特意提到:率“短兵”。

十八般兵器,各有长短。夜战中,短兵器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

在结阵而战时,长枪等兵器往往能发挥巨大的威力,但在视线不佳的散兵作战时,短兵往往效率更高。

看来,在无数次的夜袭磨练后,张巡军已经打造出了一套成熟的夜袭战术!

另一方面,我们看张巡的俘虏政策:张巡抓获的荥阳、陈留来的胁从兵,往往解散归业;只是处决安禄山自河北来的部队及胡兵。

当时,安禄山在南线的兵力配置原则是:少量北方带来的精锐与大部中原降军一起作战。

如此,张巡的袭击战术,既能迅速制造混乱,同时,大批战斗意志不强的中原叛军往往会影响少数敌军精锐,故张巡常能以夜袭迅速击破兵力强大的对手。

不久,张巡又数次以夜袭之法,击败叛军,使叛军长期无法断绝雍丘后路。

转移:心中有大局

雍丘虽然打得好,但是,雍丘之战,是整个南线战场的一部分。

随着整个南线战场局势的变化,张巡到了要放弃雍丘的时候了。

在保护江淮的战场上,唐军的总体部署是:以彭城(徐州)为支点,从北海到颖川形成一个扇形防御体系。

十一月,颖川失守;不久,济阴、东平相继失守。

如此,叛军已经事实上突破了唐军的第一道防线,可以随时威胁睢阳。而一旦睢阳失守,江淮将不保!

随着颖川等地的失守,张巡退守睢阳更利于大局。

如此,集中力量保住睢阳,已是对大局更有利的选择。

就在敌军筹划攻取宁陵,切断睢阳与雍丘联系时,张巡退守宁陵。不久,又退守睢阳。

更为惨烈、经典的睢阳保卫战,即将开始!

总论:找到“相对优势”,才能以弱胜强。

我们常常把“迎接挑战”挂在嘴边。

所谓挑战,往往意味着:不管是我们自身的经验,还是团队的能力,都还不能尽如人意。而我们的对手十分强大,我们的时间不够用。

此时,如果我们不能快速找到,并缔造出自己的“相对优势”,所谓“迎接挑战”不过只是一句空话。

张巡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奇迹,正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相对优势(也就是某位互联网大咖所推崇的“太极理论”,他早年借此理论,在中国市场击败了某个强大的国际电商平台)。

1、意志坚定、以诚待人、凝聚人心,打造出战斗意志的“相对优势”。

挑战来临时,人们往往感到恐惧、动摇,如果放任这种情绪扩散,我们往往自己就被自己打败了,根本无法迎接挑战。

实力不如人,如果意志也不如人,那就真不要打了!

因此,凝聚人心,往往是“挑战者”们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张巡意志坚定、以诚待人,既打造了团结的氛围,又吸引到了南霁云这样优秀的人才,凝聚了人心。

另一方面,面对动摇分子,张巡绝不拖泥带水,以霹雳手段,干净利落地除掉,并“以大义责之”,加强对人心的激励。

如此,面对敌人气势惊人的攻城武器“轰炸”,面对敌人处心积虑的攻心之术,唐军都能从容应对,化解危机。

2、找到战术上的“相对优势”。

如果没有实际战斗力上的“相对优势”,仅以忠义劝人,也是不可能上演奇迹的。

张巡针对军队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地形特点,打造出了“小组多队”的独特优势。在野战中往往使得敌人兵力优势无法施展,以少胜多,击退敌军。

此后,张巡又总结夜袭经验,将夜袭的相对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常常以夜袭直接击溃数倍于己的敌军。

正因为张巡找到,并锤炼了自己的相对优势,他才可能多用谋略、长期坚持!

其实,我军能以“小米加步枪”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不也正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时间,打造、强化出了自己相对优势吗?

有时候,看起来,我们哪哪都不如别人。看起来,我们的团队能力、经验、资源都不足,似乎不可能赢得胜利。

此时,我们不妨想想:有没有可能提炼、磨炼出自己的相对优势来。找到了相对优势,或许,我们也能与强敌周旋,创造奇迹哦。

祝君胜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2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