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有五帝,第二为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氏,为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
这个“高阳”是不是看着有点熟悉?熟读屈原《离骚》的人应该知道,《离骚》第一句便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其中的“帝高阳”指的便是颛顼大帝。
颛顼曾被少昊大帝分封于高阳(据考古推测,约莫在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一地,所以他继位后,便氏号“高阳”。颛顼生一子为“老童”,老童生一子为“重黎”,重黎曾被五帝之一的帝喾任命为火官,负责掌管保存“火”。这种极为尊贵的职位称为“祝融”。
注意,在这里,祝融不是指某一人,而是指一种官职。
后来共工氏兴兵造反,祝融重黎前去围剿。但重黎因围剿不彻底,惹怒帝喾,被帝喾诛灭。
重黎有个弟弟叫“吴回”,又被帝喾重用,接替重黎成为祝融。先不说这里面匪夷所思的人物关系,历史上的火神祝融,主要指的应该是吴回。
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这个陆终可不简单,他在中华文明的演化历史中占据了相当关键的位置。陆终一口气生了六个儿子,分别为昆吾、参胡、彭祖(就是那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会人、曹姓和季连。
这个季连,姓“芈”,便是楚国人的鼻祖,“芈”则是楚国的起源之姓。
在先秦,“姓”和“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姓”是母系社会的概念,起源更早,人群范围更大。“氏”是父系社会的概念,起源较晚,人群范围更小。
所以楚国的“芈”姓王族之下,又划分了不同的“氏”。楚国国君专赐“熊氏”,楚武王熊通时期,有个儿子被分封到一个叫“屈”的地方,此子就被称作“屈瑕”,屈瑕的后代便以“屈”为氏,这就是屈原所在的屈氏家族。
说了这么多,绕了一大圈至此,屈原的身世背景便很清楚了。屈原往上,乃至整个楚国王族,皆是起源于上古五帝中的颛顼高阳大帝。难怪屈原《离骚》中的第一句便是“帝高阳之苗裔兮”。
从这里,就可以捋清楚楚国王室“一姓多氏”的宗族结构了。楚王熊氏之外,有多个分支大氏,皆是多年以来由楚王本家分封出去的王室子弟,他们构成了楚国的高层贵族势力,与楚王一起共掌楚国大权。
战国时期,这“一姓多氏”中的“多氏”结构更为铺展庞大,其中以昭、屈、景等三大氏的家族势力最大。楚国末期最后一名大将项燕说出的著名励志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三户”,说的就是昭、屈、景等三大氏,可见这三大王氏是当时构成楚国核心势力的三大骨架。
屈原就出身于楚国三大氏中的屈氏家族。屈原身上的标签真的太多了,他被誉为“中华诗祖”,以至于悼念屈原的端午节又被称为“诗人节”。
屈原的价值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便是追求“美政”。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其所著的《楚辞》便有“风骚”之称。
“美政”,可以说是屈原浪漫主义理想在政治上的表达。
战国时期,阻挠楚国强大的最大因素不是外部强敌,而是来自内部的贵族守旧势力。
从底层逻辑上讲,这很容易解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要强大,必须创新和变革,否则落后就要挨打。要变革,就必须革除旧有制度。旧有制度就必然有它的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便是它的守护者。因此,旧有制度的守护者,便成了变革的反对者和破坏者。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国力竞争剧烈,外部的压力迫使各国不得不寻找内部变革之法以图强大。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赵国的军事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
以上几乎所有的变法,都会遭到各国内部贵族势力的阻挠,变法的发起人往往也受到贵族迫害,下场凄惨。例如商鞅的最终结局是被车裂而死,吴起更是扑在已亡国君的尸体上被众贵族派人以乱箭射死。
发展到屈原时期的楚国,国内的三大氏便是庞大贵族势力的代表。当时的三大氏把控楚国朝政,连楚王调兵都须找三大氏商议。
屈原拥有“美政”的价值观,当然想在政治上一展抱负。虽然屈原本人是楚国王室贵族,不怕其他贵族的报复,但他偏偏遇到的是楚怀王。
楚怀王的性格柔弱,遇事犹豫不决,并不是一位适合推行坚定变法的国君人选,这是造成屈原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
屈原的“美政”思想运用到具体的变法运动上,主要有这么几条:
第一,奖励征战、奖励农耕。奖励征战是为了保持军事实力的强盛,奖励农耕则是为了保持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推行成文法制,包括尊崇国君、反壅蔽、禁朋党、命赏罚、移风易俗等法令。以此打破贵族垄断,达到国家法治的先进性。
第三,举贤能,唯才是举。破除楚国权力系统内的“世亲”嫡长继承制,扼制贵族擅权。
第四,外交上采取联齐抗秦、远交近攻的国策。
《离骚》有言:“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如此美好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初期的确打动了楚怀王,因此他被楚怀王任以重用。公元前年,屈原在楚国正式发起变法运动。
但是理想敌不过现实,屈原的变法在贵族守旧势力的眼中是赤裸裸的挑衅,他们献谗于楚怀王,致使没有主见的楚怀王逐渐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年,屈原被罢黜左徒之官,变法运动仅仅维持了几年,便宣告失败,楚国就此失去了最后一次变强的机会。
屈原经历过被流放、国之将灭的现实打击,这对于一位具有“美政”理想的浪漫主义者而言,是生不如死的体验。
在汨罗江边,屈原的自杀投江,国破家亡是直接的驱动原因,价值观体系的崩塌和浪漫主义理想的破灭则是根子上的驱动原因。
人生的理想失去了现实意义,意即人生没有了价值。
或许这就是屈原作为浪漫主义理想践行者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