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薛涛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109/4513680.html

《红楼梦》中,贾雨村说,天地间尚有所余之秀气和邪气彼此纠缠激荡,亦体现在世人身上。

这类人生在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如陈后主,唐明皇,宋微宗。

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如许由,陶潜,阮籍,嵇康。

魏晋时期的逸士高人太孤傲了,有点不近人性,但逸士高人也可能是女性,那么,她们就可能是卓文君、蔡文姬、薛涛、李清照。

一、卓文君,四川省人。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首富。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

卓文君十七岁时,首任丈夫早逝,便回娘家居住。

有文人司马相如者,家贫。一日,卓王孙家宴当地县令,相如作陪,席间,司马相如抚琴一曲《凤求凰》,引得卓小姐倾心爱慕,便趁夜私奔司马相如家。

无奈家境贫寒,便当垆卖酒,维持生计,亦是古时有情饮水饱的典范。

卓父不忍女儿受苦,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置办田产,从此诗歌应和,郎情妾意。

绯闻轶事: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迎来了文君私奔,也顺利拿到了老丈人家丰盛的嫁妆。可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之后,久居京城,产生了纳妾之意,准备娶茂陵女子为妾。于是卓文君作《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文采飞扬,动情晓理,成功阻却了丈夫分爱的念头。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千古传唱。

二、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河南杞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无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这倒与卓文君经历相似,还好爸爸有钱,可以养活闺女。

兴平二年(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之乱,属国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年),曹操由于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又仰慕文姬才华,便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其赎回,并嫁给董祀。

奇闻异事:

1、默书。一日,曹操问文姬家藏古籍。蔡文姬答:初时家有藏书四千余卷,因战乱多已遗失,余所记者,仅四百余篇。于是便提笔默背书写,一字不错。

可见才女称号名副其实。代表作有《悲愤诗》二首。

2、辨琴。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第四根再问她,蔡琰又含笑说中。真乃天赋绝人。

相传,中国著名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便是由这位大才女创作。

三、薛涛(约~年),长安人,字洪度,唐代著名女诗人。

其父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16岁那年,父薛郧贬官谪居外地后离世,薛涛入乐籍。结识白居易、张籍、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名人。

贞元年间,获节度使韦皋赏识有佳,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也是对其才华的肯定。

人生垂暮,薛涛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大和六年(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一代才女,终归花落成尘。

绯闻轶事:

1、咏絮才。

一日,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父亲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

这段传说让我想起来了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对诗叔父谢安的“白雪纷纷何所似”,薛涛亦可谓咏絮之才。

2、诗坛CP。

元和四年(年),薛涛相遇大诗人元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人很快陷入爱情。两人流连在锦江边,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这年7月,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月而已。

从此两情远隔,劳燕分飞,只能书信往来,薛涛把对元稹的思念寄情于写给他的信笺中,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名动文坛的“薛涛笺”便由此而来。

四、李清照(年3月13日-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不久便在词坛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篇《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夫妻自此琴瑟和鸣,无奈难挡国破家亡,天涯漂泊。

婚后不久,李清照与夫分别,难寄相思,怅然写下《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国破后家亡,家亡后夫殁,生活给了这个才女无尽的苦难,她难遣愁思,凄凄叙下《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人生是一条回不去的路,李清照倚窗回望,似乎在找寻赵明诚,似乎在等待云中锦书,她是否还曾记得那个才气灵动、贪玩活泼的少女,那年,她留下了这样的青春气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0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