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祖父的足迹
崇明严姓家族故事
严姓人家是在元朝初期从山东省开封市杞县迁入崇明,至今已有七百四十多年历史,部分严姓后人在浜镇湾港以北定居,现长江机场油库范围内,聚居了许多严姓人家生活和繁衍后代,在一百三十年前严家庄经不起海潮水的冲击,不得不向南部地区搬迁,例如:城桥镇聚兴村、长兴村,建设镇:运南村、浜西村、大同村、富安村等严姓人家都是从严家庄迁来,家族堂号有余庆堂,怀德堂等。
严氏宗谱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曾祖父严灿如的父亲严福贵,生育三个儿子,长子严灿长和幼子严灿玉搬迁到陈家镇新桥村茅家桥,现在二个生产队都是严姓人家。曾祖父排老二、生于一八四九年,在一八八九年搬迁到吴家沙一号,就是现在居住地建设镇大同村蟠龙二队,由于岳父家是居住在建设镇蟠龙六队,因此没有与哥哥、弟弟一起搬迁到陈家镇。在严家庄一个族宗里的有二家搬迁在建设镇大同村蟠龙四队。
曾祖父搬迁时借住在本队朱家老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秋粮收获后给收钱粮(收农业税),俗称跑粮司的人推车子(原始出租车司机)。看到这块土地粮食作物长势不太好,问收钱粮的人说这土地是一个女人的妆头田,嫁到城里后出租给人家耕种,因为出租后经常收不到租金,所以愿意出卖。这块土地不满二亩半,曾祖父打算不开掘宅沟,宅基地面积可以大一点,采取种植株杨树来包围住宅。
独轮车推粮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一八九六年曾祖父买下土地后准备建造住宅,这块土地呈正方形适宜建朝东宅,南北四十米、安排正埭五间房屋,二边各剩余十米,可以建辅助用房。东西四十多米、可以建二进二场心。唯一不称心的在宅地对面、路东田里有一个月牙形尸骨坛,于是就请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好事,将月牙坟比喻是搁墨笔的架子,象征着今后的子孙后代能吃墨水饭,目前二三代子孙都从事脑力劳动。
随后在正埭靠北建了二间草房,先入住安等下来。曾祖父生育了二男一女,二年后在大儿子结婚之前,建造二间朝南侧厢房,再过了几年小儿子也要结婚了,就在正埭靠南又建造三间房。在五十年中由二个儿子又增建了五间,并将草房翻建成瓦房,基本形成了一个口字形的住宅。一九五八年按照上级指示创办大饭堂,我家住宅不仅处于邻居住宅的中间,而且院子也很大,于是住宅变成了大饭堂。
曾祖父在做原始出租车司机中学会了收钱粮,几年后这个收钱粮的人年老了身体又不好,曾祖父不仅有小学程度的文化,还能说会道完全可以胜任,然而就接替了这项工作。他到了五十多岁后知天命,就考虑这项工作由儿子来接班,可是二个儿子没有文化又不太能说,就把希望寄托在二个孙子身上。聘请了教书先生到家里来开办私塾,教了三年但是二个孙子也不行,结果还是被能胜任的人接替了。
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对平民的税收有劳务和实物二种。曾祖父收钱粮的范围大约在五平方公里,根据县级农业税征收部门确定的农户缴纳清册,挨家挨户进行催缴。在催缴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有的受到自然灾害作物减收或失收而要求减免,有的因身患重病实在无钱而要求减免,有的是蛮不讲理的无赖,收不到还被骂一顿。曾祖父凭借能说会道的本领,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结束语:可想而知,曾祖父不仅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从原始的出租车司机到担任收缴钱粮的税务员,而且还为下一代用心良苦,创造条件和机会,可惜没有如愿以偿。大约一九三五年左右县衙门在浜镇开设了以征收农业税为主的税务办理点。曾祖父一生勤劳俭朴、精明能干、作风正派的优良品质是值得我们子孙后代学习。于一九一一年离世,终年六十二岁,目前子孙已经延续到了第七代。心语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