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嘉靖年间关中地区发生大地震,直接造成50万人死亡,随之而来的就是黄河倒流,造成了更大的灾祸,而这次黄河倒流,虽然有地震天灾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积年累月下的“人祸”。
明朝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保障京师安定的大动脉,而京杭大运河却要借助黄河漕运,黄河下游的状况决定着京杭大运河是否畅通,漕粮是否能运到京师。黄河河道本身的特性决定了黄河下游多泥沙,为了保障运河的畅通。
明朝政府人为干预黄河流路,改变了水往低处流的特性,造成了黄淮平原水患频发,黄河几乎年年泛滥,给生存在这片平原上的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可以这么说,黄淮百姓对于京师的安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嘉靖年间的黄河倒流,只不过是在“人祸”积累下的大自然的惩罚。
黄河一、从三个方面分析黄河水患频发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破坏
明朝初年,黄河下游“地上河”已经形成,决口改道已经在所难免。黄河自东汉至宋仁宗时期,河道一直较为平稳,以北流为主,在现在山东境内的黄河流路稍微偏北一点。到了明初,黄河主流基本上还是走贾鲁古道。
但随着朱棣入主北京,黄河中上游地区成为了营建北京的所需木材供应地之一,森林遭到大量的砍伐,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遭到进一步破坏。而黄河水患加剧,也与此有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被奔腾而下的黄河携裹而下,加剧“地上河”的程度。
而为了防止蒙古的反扑,明朝设置的九边重镇,有七个(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屯田制度下的过度垦殖,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黄河泥沙含量进一步加大。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黄河“地上河”状况更加严重。
九边重镇图(二)保障漕运畅通
明朝为了保障漕运畅通,在黄河北岸修筑了双重大堤,使黄河南流,这种强行改变黄河流路的做法,使黄河在黄淮平原肆意泛滥。
明初黄河在河南境内南决北决,导致黄河南北分流。影响了山东张秋段的运河畅通,也影响到了徐州段的漕运畅通,为了保证漕运畅通,解除黄河水患对张秋运河乃至徐州运河的威胁。
从永乐年间(公元-年)开始修筑自河南府黄河北岸的孟县沿黄河向东至开封府堤防。此后,又在黄河南北两岸筑大堤,其中在黄河北岸筑起了数百里的太行堤,又在太行堤之南,黄河之北岸荆龙口等口又筑新堤。
《明史》记载:(黄河)复归兰阳、考城,分流径归德、徐州、宿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南流故道以复
通过这次“治理”,黄河南行回归到贾鲁古道,张秋运河也没有决溃隐患,徐州运河也暂时安然无恙。然而,人为的筑起堤坝阻挡黄河北流,违背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特性。加之黄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属性以及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顺流而下的泥沙都沉淀在贾鲁古道中,河床迅速淤高,迫使黄河在其南岸地势较低的河南归德府、山东兖州府西南部、南直隶北部的徐州直至淮安府等地决口改道泛滥,以徐州最为严重,不但影响到济宁以南运河的畅通,而且整个黄淮平原都遭遇着黄河水患的肆虐。
到嘉靖及之后,黄河改道决溢更加严重,《明史》记载:
嘉靖五年(公元年),黄河又“东北至沛县庙道口,截运河,注鸡鸣台口,入昭阳湖。汶、泗南下之水从而东,而河之出飞云桥者漫而北,淤数十里,河水没丰县,徙治避之”。
万历五年(公元年)八月,黄河在南直隶的宿迁与桃源之间崔镇决口,“宿、沛、清、桃两岸多坏,黄河日淤垫,淮水为河所迫,徙而南”,造成淮河南北的“高、宝、兴、盐、山、清、桃、宿等处,田庐荡溺,正河浅涸,转运艰辛”。
直到万历七年,明朝政府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才暂时扭转了弘治以来黄河河道不断改变的混乱情况,但并没有改变黄河对黄淮流域肆虐的局面。
明朝漕运(三)战争的影响
战争引发的黄河泛滥同样不容忽视,崇祯十五年(公元年)李自成农民军与明军在开封展开激战,九月两军都用水代兵,掘开黄河大堤,决口有两处,《明史》记载:
一为朱家寨,宽二里许,居河下流,水面宽而水势缓;一为马家口,宽一里余,居河上流,水势猛,深不可测。两口相距三十里,至汴堤之外,合为一流,决一大口,直冲汴城以去,而河之故道则涸为平地。
这两次决堤给开封官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根据守城的李光殿回忆,九月十六日,洪水先冲破了南门,后又冲破了北门,到了晚上,曹门、东门也被大水冲毁,晚上洪水涛涛的声音犹如钟鸣。到了十七日凌晨,整个开封城成了水城,只有钟楼、鼓楼和王府、相国寺屋脊没有被洪水淹没。
开封府周王府高大的内城砖墙也因为城外泥沙淤买堆积而成了过眼云烟,因为城内积水形成了许多湖泊,在周王府遗址处,就有龙亭坑、徐府坑、包府坑、马府坑等。此次决堤给开封带来的破坏是空前的,以致清朝建立数十年后,开封仍破败不堪。
二、黄河泛滥对黄淮百姓造成的生存之灾
黄淮平原自秦汉至唐中叶都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也出于全国前列,虽然期间受到过黄河南决的影响,但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而到了明朝,黄河决口次,漫溢次,严重影响了黄淮平原百姓的生产生活。
首先,黄河泛滥冲毁了百姓的房屋,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本来安静祥和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洪水破坏,可以想象后续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天顺五年(公元年),黄河暴涨冲毁堤坝,蔓延到开封,民众死伤无数,数十年的修养生息毁于一旦;天启二年(公元年)七月,黄河在徐州东南决堤,洪水冲破徐州城西门,房屋倒塌无数,百姓多溺亡;万历十八年(公元年)洪水再次在徐州泛滥,洪水多日不退,甚至当时的百姓要迁城而去,足以见到当时黄河泛滥之严重。
其次,洪水毁坏农田,破坏农业生产。明朝的黄淮平原屡遭黄河泛滥影响,大片的良田被洪水淹没,农作物被大量冲毁。万历年间的兵部尚书李华龙在诗中写道:“数年禾稼今年好,一夜水来迹如扫。”景泰四年,黄河冲决原武县,漫灌五十余里,六七年后仍然是淤泥之地,完全无法展开农业生产,不得不从临近州县转运粮食,用来赈济灾民。天顺五年,黄河决口淹没开封,数县受灾,祥符县最重,河水在城中积累,百姓必须借助舟船才能往来,受到洪水的影响,城内米价飞涨。
黄河流经图再次,黄河泛滥给黄淮平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饱受黄河水患的黄淮平原,在大水之后,沉淀下来的大量泥沙,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沙化和盐碱化,以开封府最为严重。开封在明初,祥符县已经多盐碱地,政府在此地不是征收粮食,而是征收硝、盐,每户每月需要向官府纳税焰硝六十余斤,小盐三十余斤。
明代中后期,开封已经出现了风起黄沙飞的景象,这大概可以看做开封“沙化”的起点。中牟县、杞县等县治在黄河漫灌后造成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后,会导致耕作困难,土地贫瘠。土地沙瘠化,对于百姓的打击是持久和严重的。黄河泛滥使良田变为沙荒,洼地沦为湖泊,沃土化为盐碱,生产生活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
最后,黄河水患催生出河工频生,这种人为因素给黄淮平原的百姓带来了更加沉重的灾难。正统年间,时任巡抚的于谦说过:
曩者河水为患,薄近城邑,修筑堤岸,劳费财力。——《祭河神文二首》
明末人梁羽也说过:
受河之害既深,受治河之害倍深。——《明经世文编》
言简意赅的道出了治理黄河给沿岸的老百姓带来的苦难,治理黄河需要的之埽夫、堤夫、堡夫等都需要老百姓出人出力,当地的老百姓不仅承担着河工的劳役,还要背负治理黄河所需要的费用。劳役原则上或为雇佣,或为按亩摊派,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多为强派。
黄河泛滥造成的破坏到了嘉靖年间,百姓已经承担不起劳役之负担,但也无法摆脱,陈卜在《河渠论》记载当时的百姓在繁重的河工劳役过着悲惨的生活:
田已没而税额不除,家已破而力役不免,脱死洪波,自营口食,而捉人之吏穷其所往,虽逃蓬藋啮草根,必絷缧而出之,是故河之波犹有所不及,而逮捕则无可逃,河之泛犹有时,而追逋则无虚日,河独败其生业,而有司并绝其生计,此苛政之督于河,而民之置怨不在彼而在此也。
由此可见,人为因素带来的灾难远比河患带来的灾难要沉重的多。
三、黄淮平原百姓应对黄河水患的措施
明朝黄河水患给黄淮平原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诸多措施,进行防灾救灾,重建家园。黄淮平原上的百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了如修筑防洪排水设施,疏浚沟渠,减少洪水破坏程度等等;探寻适合黄淮平原发展的经济方式和农作物品种等措施来与黄河水患做斗争。
(一)开浚引河,筑堤防洪,开挖沟渠
弘治五年,黄河在封丘荆隆口、仪封黄陵冈决堤。次年都御史刘大夏治理黄河水患,他在疏通孙家渡口,开辟七十余里的新河,把洪水往南引去,由东牟到颍州进入淮河。又疏通祥符东南四府营的淤河。由陈留到归德,分成两条河道,一条由符离出宿迁小河口,一条由亳州涡河会于淮河。又在黄陵冈南疏通贾鲁旧河四十里,从曹县出徐州合泗入淮河。
在刘大夏的治理下此次水患很快就得到了平息,而明朝官员又能把治河与垦田结合起来。嘉靖时期总理河道的周用在《理河事宜疏》中首次提出沟洫说。他把治河与垦田二者视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理论在黄淮平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治理黄河图(二)化害为利,发展制盐碱业
土地盐碱化后,黄淮平原上的民众积极改善盐碱地,发展制盐碱业,以维持上生计。史料记载,开封城北门大街附近灵官庙的东南全是盐池。大街往南,紧邻周王府萧墙一带的居民,也多以熬盐为业,西华门附近盐池遍地,当地的居民甚至修建了盐神庙,祭祀晋代葛洪。
开封城内的盐碱地产于城内四周的盐碱地,尤其是西北部盐碱地面积最广,西南隅、东南隅次之,面积达到了全城面积的15%,城内约有盐户,年产盐6万石。除了能满足开封城的需求外,还外销徐州、河北、山西、江苏等地。
制盐图(三)调整农作物品种
黄淮平原的民众种植适合盐碱地的小麦、花生、棉花等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生产。黄河泛滥多发于夏秋季节,而一旦决堤,农作物必定颗粒无收,出现粮荒,影响民生。而冬小麦的播种期在9月至10月上旬,收获期在次年6月上中旬。种植冬小麦正好可以避开黄河水患,这样就可以利用晚秋、早春的生长时节,保证收获。
同时,种植麦类作物,还可以弥补秋作歉收或水患损毁,确保粮食生产。另外,棉花、甘薯等适应性强的作物花草都相继在黄淮平原栽种。明代河南已是产棉区,如兰阳,“兰邑之阳地平沙,比岁多种木棉花。”
结语:
明朝黄河在其流经的黄淮平原上肆意泛滥,每次洪水到来,房屋倒塌,庄稼淹没,溺死民众无数,造成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因为黄河水灾衍生出来的河工劳民伤财。此外,水患还破坏了水利设施、淤塞河道,可以说黄河水患给整个黄淮平原上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但人祸胜于天灾,明朝治理黄河是为了保障漕运,改变了“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人为干预黄河流路,在黄河北岸修筑双重大堤,迫使黄河走贾鲁故道汇入淮河,流入大海,加大淮河入海口的排水流量,黄河泥沙含量大的特性导致入海口泥沙淤高,排水不畅,引发河水逆流,更加剧黄河决溢的频发。
黄河水患给黄淮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应对灾难的智慧。他们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采取积极措施,与自然做斗争,与腐败河工做斗争,改变不利的生存环境,在黄淮平原上继续繁衍生息。
参考:
《明史》
《明经世文编》
《明英宗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