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年上半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泾渭分明: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被推翻;共产党历来倡导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而提上议事日程;国民党策划和制造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一些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
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新中国的各项事宜,不但“业已成为必要”,而且“时机亦已成熟”。在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的4月30日,发布了《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公开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当时间推进到年上半年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继续发动攻势,并相继取得胜利,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在华东,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部向胶济线两端和津浦中端的出击,解放了除济南、青岛、临沂等少数据点以外的山东全境。在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发动的宜川、瓦子街一战,全歼二十九军,击毙军长刘戡,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4月22日,西北野战军收复了延安。在华北,聂荣臻等率领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分别出击察绥、保定以北和晋中,孤立了(北)平(天)津保(定)之敌,包围了太原。在东北,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冬季攻势中歼敌新五军等部15万余人,解放四平。在中原,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部进行的豫东(开封、睢县、杞县地区)战役和襄樊战役的胜利,完全打乱了蒋介石在中原地区的防御体系。
3月23日,毛泽东、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在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不久转至西柏坡。中央工委随之与之会合。
年3、4月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战线从黄河流域推进到长江北岸,对国民党南京政府形成强大威胁,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配合这一战略局势,刘少奇提议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使之成为“关内的基本解放区”。这一建议立即得到毛泽东的赞同,并很快付诸实施。两个解放区的合并,使华北和华东连成一片,大大改变了整个战局的变化,同时为筹建全国政权作了重要准备。从人民解放军的整体情况看,经过两年的艰苦作战,共歼敌万余人。解放军总兵力增至万余人,其中正规军近万人。解放军不但基本上形成了野战军、地方军、游击部队三者结合的完整体系,而且在军政素质、战术技术水平、装备方面有较大提高,有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在攻克石家庄、开封、四平等战役中提高了攻坚能力。
此时的国民党军队总兵力下降至万人,其中正规军万余人,用于一线的万余人。虽然在数量上还占优势,精锐尚存,但是,其内部固有的派系矛盾日益加深,士气更加低落。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已没有完整的战线,几个主力集团军已被解放军分割在彼此孤立的几个战区内。蒋介石妄图以重兵集团固守战略据点和交通线作重点防御,但难以支撑其危局。国民党的支持者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已无力阻止“共产党战略所定的任何军事行动”,“除非找到恢复国民党军队的士气的方法”,否则,对于共产党已“似乎很少有有效的抵抗的希望。”
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促使更多的民主党派人士站到坚决反对美蒋反动派、同共产党携手奋斗的立场上来,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向中共中央建议,尽快成立全国政权机关,以与国民党的总统选举相对抗。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提议:解放区应紧急成立联合政府政权机构,以对抗国民党伪国大后的局面。陈嘉庚还说:我早就准备致电毛泽东,庆祝这个民主的联合政府。民盟中央负责人沈钧儒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成立产生联合政府的筹备机构,以对国内外号召否认蒋介石伪总统。沈钧儒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共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或由各民主党派向中共通电提出此项建议。陈嘉庚和沈钧儒的主张,无疑代表了当时许多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意见。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这些意见,立即引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年3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学范:“欣悉先生到达哈尔滨,并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共同事业而奋斗,极为佩慰。我们对于先生的这一行动,以及其他真正孙中山信徒的同样的行动,表示热烈的欢迎。”3月6日,中共中央发表评论,表示愿意与民盟、民革等民主党派“携手前进”。4月27日,毛泽东写信请刘仁转告张东荪、符定一,邀请他们及许德珩、吴晗等民主人士来解放区参加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会议,讨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和关于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合作及纲领政策问题。会议名称拟称为政治协商会议,开会地点在哈尔滨,时间在当年秋季。
(选自《让历史告诉未来》,主编:朱维群)
导读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年上半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泾渭分明: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被推翻;共产党历来倡导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而提上议事日程;国民党策划和制造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一些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
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立新中国的各项事宜,不但“业已成为必要”,而且“时机亦已成熟”。在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的4月30日,发布了《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公开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当时间推进到年上半年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继续发动攻势,并相继取得胜利,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在华东,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部向胶济线两端和津浦中端的出击,解放了除济南、青岛、临沂等少数据点以外的山东全境。在陕北,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发动的宜川、瓦子街一战,全歼二十九军,击毙军长刘戡,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4月22日,西北野战军收复了延安。在华北,聂荣臻等率领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分别出击察绥、保定以北和晋中,孤立了(北)平(天)津保(定)之敌,包围了太原。在东北,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冬季攻势中歼敌新五军等部15万余人,解放四平。在中原,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部进行的豫东(开封、睢县、杞县地区)战役和襄樊战役的胜利,完全打乱了蒋介石在中原地区的防御体系。
年3月23日,毛泽东在陕北吴堡县川口登船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解放区
3月23日,毛泽东、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在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不久转至西柏坡。中央工委随之与之会合。
年3、4月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战线从黄河流域推进到长江北岸,对国民党南京政府形成强大威胁,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配合这一战略局势,刘少奇提议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使之成为“关内的基本解放区”。这一建议立即得到毛泽东的赞同,并很快付诸实施。两个解放区的合并,使华北和华东连成一片,大大改变了整个战局的变化,同时为筹建全国政权作了重要准备。从人民解放军的整体情况看,经过两年的艰苦作战,共歼敌万余人。解放军总兵力增至万余人,其中正规军近万人。解放军不但基本上形成了野战军、地方军、游击部队三者结合的完整体系,而且在军政素质、战术技术水平、装备方面有较大提高,有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在攻克石家庄、开封、四平等战役中提高了攻坚能力。
此时的国民党军队总兵力下降至万人,其中正规军万余人,用于一线的万余人。虽然在数量上还占优势,精锐尚存,但是,其内部固有的派系矛盾日益加深,士气更加低落。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已没有完整的战线,几个主力集团军已被解放军分割在彼此孤立的几个战区内。蒋介石妄图以重兵集团固守战略据点和交通线作重点防御,但难以支撑其危局。国民党的支持者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已无力阻止“共产党战略所定的任何军事行动”,“除非找到恢复国民党军队的士气的方法”,否则,对于共产党已“似乎很少有有效的抵抗的希望。”
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促使更多的民主党派人士站到坚决反对美蒋反动派、同共产党携手奋斗的立场上来,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向中共中央建议,尽快成立全国政权机关,以与国民党的总统选举相对抗。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提议:解放区应紧急成立联合政府政权机构,以对抗国民党伪国大后的局面。陈嘉庚还说:我早就准备致电毛泽东,庆祝这个民主的联合政府。民盟中央负责人沈钧儒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成立产生联合政府的筹备机构,以对国内外号召否认蒋介石伪总统。沈钧儒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共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或由各民主党派向中共通电提出此项建议。陈嘉庚和沈钧儒的主张,无疑代表了当时许多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意见。
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这些意见,立即引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年3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学范:“欣悉先生到达哈尔滨,并决心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共同事业而奋斗,极为佩慰。我们对于先生的这一行动,以及其他真正孙中山信徒的同样的行动,表示热烈的欢迎。”3月6日,中共中央发表评论,表示愿意与民盟、民革等民主党派“携手前进”。4月27日,毛泽东写信请刘仁转告张东荪、符定一,邀请他们及许德珩、吴晗等民主人士来解放区参加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会议,讨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和关于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合作及纲领政策问题。会议名称拟称为政治协商会议,开会地点在哈尔滨,时间在当年秋季。
(选自《让历史告诉未来》,主编:朱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