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历史上真实存在,但主角并非诸葛亮

白癜风哪里治疗的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99988.html

《三国演义》大家肯定都读过吧,毕竟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第一次读是初中的时候,后来高中的时候读过一遍,大学的时候翻过两三遍,直到现在依旧很喜欢读三国演义,看三国相关的野史,草船借箭的故事能够广为流传主要还是要归功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那么草船借箭历史上真实的主人公并非诸葛亮又究竟是谁呢?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罗贯中先生的草船借箭和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

罗贯中先生的草船借箭:

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上,排满箭支。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寨内报知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少顷,孔明入寨见周瑜。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小计。"

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

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其实有两次,一次是三国时期的孙权,另一次是唐朝的张巡,史称“草人借箭”。

一、孙权的“草船借箭”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濡须之战时,孙权屡次向曹操宣战,曹操高挂免战牌,坚守不战,因为曹军善陆战不善水战,再加上第一次战斗时曹军就吃了大亏,所以面对孙权的不断挑战,曹军只能做一次缩头乌龟。

孙权无奈于是亲自坐船从濡须口进入曹军水寨前查看曹军阵势,曹军一看有船逼近又不敢出战,只能下令乱箭射之,箭全都插在了孙权的船上,由于射来的箭数量巨大,顷刻间船身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孙权一看有翻船的可能性,于是急中生智,下令调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也插上了箭,直到船身平稳后才一溜烟驶回了自己的阵营。我想孙权回到营帐后可能也是一阵后怕,万一曹军射来的是火箭咋办,那不是自己的小命就交待在那艘船上了吗。

濡须之战发生在建安十八年,即公元年,在赤壁大战五年之后,所以从时间上来看也就没诸葛亮啥事了。

二、张巡的“草人借箭”

张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年)。史称张巡“博通群书,晓战知阵”。翻开历史,其实张巡守城的本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难有匹敌。

据《资治通鉴》张巡传记载: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张巡的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与同僚雍丘县令狐潮都投降了安禄山,张巡很气愤,不愿与这些叛徒为伍。于是自己拉起了抗击安史叛军的大旗,然后乘乱攻入雍丘(今河南杞县),修筑城防,开始了他悲壮的守城岁月。

唐肃宗至德元年(年)三月,令狐潮会同燕军将领李怀仙等率兵四万余人,企图一举攻下雍丘城,将雍丘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城里的守军约莫有两千多人,敌众我寡,战斗力相差悬殊,然张巡和城中的守军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誓与城池共存亡,就这样张巡利用弓箭、巨石、松油等武器守城数日,慢慢的这些守城物资也不多了,箭几乎消耗殆尽了,将士们也都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张巡心生一计。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叛军士兵突然发现,雍丘城头有一千余人准备缒城而下,显然是想搞夜袭,于是想也不想就朝着雍丘城放箭。天亮之后,令狐潮等人惊奇地发现,雍丘城头上,半空中,挂满了浑身是箭穿着黑衣稻草人。就这样,张巡得到了十几万支箭。又是一个夜晚,叛军再次发现有唐军准备缒城而下,令狐潮一想,张巡竟然蠢到故伎重施,呵呵一笑,说:“不用管他,肯定又是稻草人。”然而,这次下来的却是真正的敢死队。五百余人向猛虎一样扑向毫无准备的叛军大营,直将他们杀得后撤了十几里。

所以通过以上两个历史上有记载的真实事件我们就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是以这两次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的,只是将草船借箭这个精彩的故事“张冠李戴”在了诸葛亮的头上,塑造了一个三国时期“近乎妖”智慧形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48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