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在外打拼的村里人

——“俺村.俺娘”系列之十七

□李东红

前两天,一个快递小哥到我们小区送快递,他是开封杞县人。我问他“回家收麦没有?今年家里的小麦收成如何?”

“我没有回去,不太知道。现在,年轻人都不在老家了,都出来打工了。”他的回答,我一点也不惊奇。

改革开放,给我们的中国注入了强大活力,打工潮也随之出现。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人,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他们在挣钱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高楼大厦建设工地上的汉子、小区卫生的保洁大姐、城市里的保姆阿姨、路上奔波的快递小哥……城市里的各个角落,到处都有他们匆忙而奋斗的身影。

慢慢的,城里人也离不开了他们。每到春节,当他们回家过年的时候,保姆回家没人看孩子了、没人送水了、叫不到外卖了,城里人突然感到自己的生活不方便了。

慢慢的,他们也和城市融为了一体,或在外挣钱后在老家盖起了楼房,或在城市买房安置了家。时代的机遇和个人的努力,让他们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在俺村,很多年轻人也都外出打工了,每次回到村里,很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

付帮建是我的一个表弟,他在村里的家,就在俺家路对面。最初的时候,帮建兄弟跟着别人外出打工,在工地上搞建筑。帮建能吃苦,也很用心,一边打工,一边默默学技术。后来,帮建兄弟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拉起一帮人单干了,公司越做越大,还在开封买了房,安了家,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幸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目前,帮建兄弟正带着队伍在山西太原施工。他说:“这些年在外奔波,也经常想老家,吃点苦不算啥,都是为了老家的爹娘,为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未来。”

帮建兄弟很孝顺,去年,他把老家陈旧的瓦房拆了,给爹娘盖起了二层小楼。

前不久我回村里,去看他的爹娘,我喊舅舅和妗子。住了一辈子破旧瓦房的老两口,如今住上了二层小楼,老两口不停地说“值了,值了。”

其间,妗子从一个旧布袋里拿出一张照片,她说:“东红,今天我在家找东西,找到了一张年轻时和恁妈的合影,你看看。”妗子嫁到俺村后,和娘像亲姐妹一样,相处几十年。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娘年轻时的样子,好漂亮。看着照片,瞬间想起了娘。掉泪了。

和我一起长大的四安哥,原来在村里种地,一家人衣食无忧。前些年,不安逸现状的他也出去打工了。四安哥很厚道,靠着自己的打拼,也在村里盖起了楼房。

那次,我回村里,专门叫四安哥来俺家吃饭,我们聊了很多。席间,他聊起了娘,说:“我现在都忘不掉,俺姑(指俺娘)对俺家真好,俺姊妹们多,俺姑做啥好吃的,都拿给俺姊妹几个吃。”

那天,四安哥喝的有点多,但说起打工,他的话很清醒,“你考上大学了,参加工作了。我没文化,但有力气,能吃苦,能吃苦也能改变命运。”

还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德胜哥,据说这些年一直在北京打拼,我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他了。但我知道,德胜哥在他乡挺好的。只是,我很想见到他,再聊聊娘给我们做饭、我们一起去割草的童年时光……

像他们一样,俺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很多。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梦想里,有爹娘,有家乡。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奋斗,改变着时代。在外打拼的村里人,也改变着俺们的村庄。

现在,俺村里几乎家家都盖起了楼房。楼房的背后,凝结的是付出、心血和汗水。

正如那天喝酒时四安哥所说:“人,不论干啥,只要本分、踏实、肯干,照样能过上好日子。”

诚哉,斯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2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