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哪里人,有人说他是安徽人,有人说他是河南人,争议颇多,难分秋色。不过,曹操后半生长期生活在河南许昌,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子曹植墓在河南通许,今有其遗迹可循。曹操在稳定政权后,大力推行屯田制度,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达到了鼎盛,一切成果至今仍在民间以村名形式展现。
曹操在此屯田屯田制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元年,曹操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之后又发布《屯田令》: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并先后任命任俊为许下典农中郎将、严匡为颍川典农中郎将、黄朗为襄城典农中郎将,专司屯田之事。紧接着,郡县列置田官,招募流亡屯田,把屯田制在曹操治下广泛推行开来,任命国渊掌管全国屯田之事。
郡县的屯田官,设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屯田都尉,他们都是军职,不属郡县官职序列。建安18年以后,统属中央的大司农统一管理。
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就是把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在曹汉控制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由曹汉政府直接收取田租。早在公元年,曹操自领兖州牧时,谋臣毛玠曾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
曹操对这个建议十分赞赏,连连称赞,但由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的原因,这个想法未能有组织、有计划地予以推广开来。
直到公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来许昌后,方开始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屯田政策。
曹操实行屯田的首要目的,从他阅读《孙子兵法》旁的一条注释可以看出,这段《孙子兵法》上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则亡,无物资储备则亡。曹操认为,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这清楚地表明,曹操实行屯田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当时急需的军粮问题。众所周知,公元年,董卓篡权,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豪强和军阀拥兵自重,争相争夺势力范围和霸主地位,连年混战以至老百姓辗转逃亡,民不聊生。
在战争实践中,曹操每每因缺乏军粮而功亏一篑,他在徐州追击陶谦,就要拿下郯城县时,因为没有了军粮而不得不迅速撤兵,回了许昌。已经攻占了十几个县城,又重新被迫放弃。
他在后来与吕布的战争中,也由于军粮吃紧而被迫收兵,甚至还不得不把新招募来的士兵遣散回家,可见军粮对军队的战斗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屯田制是政治争斗下的产物
像这样的事情,使曹操深刻地认识到,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推行屯田制,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求得农业发展、迅速解决粮食问题的最好办法。
曹操的屯田制度首先在“许下”实行,许下是个地理概念,就是当时的许都周围地区,也就是今天许昌县至鄢陵县、临颍县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许下屯田的形成有个诱因,那就是公元年春天,曹操率军进入汝州的汝南与黄巾军作战,之后在许县一带强制收编黄巾军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些黄巾军的营寨大多原是豪强地主的庄园。
黄金军是在杀掉或者赶走地主豪强后夺得了庄园的土地,耕牛,农具和粮食,这些黄金军,无论平时还是战时,他们的家属都坚持在营地周围的土地上耕种生产。
曹操从他们这种且耕且战、耕战结合的模式中发现了黄巾军能够长期坚持战斗的秘密。
于是他立即命令,把农民军的武器,耕牛,农具,粮食等等全部收归官府,然后召集谋臣武将,商讨如何处置这些资产,于是屯田制度就被提了出来。
屯田的具体组成形式
曹操的许下屯田,其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军屯,由战不废耕的士兵垦耕,以营为单位,每营60人,称佃兵,又叫佃卒,由各级军官自行劝课耕作。
另外一个是民屯,以屯为生产单位,每屯约50人,这些人被称为屯田客,又叫屯田部民,由招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组成。这些屯田客虽然是庶民百姓,但是实行军事编制,其首领叫屯田司马,也算是半个军人了。
屯田司马监督屯田客进行生产,至今许昌、鄢陵、临颍等县,甚至在整个河南地区,许多带屯字、营字的村庄,相传就是当年曹操屯田时的佃兵和屯田客的居住地。这种制度后来被明朝延续使用,现今全国所有的村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是明、清两朝时建立的,有很多仍然是当初屯田时遗留下来的村名。比如,河南杞县邢口乡冷屯村,明朝,冷姓在此屯田,渐成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