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的意思是杞国有人担忧天塌下来,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杞人忧天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准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忧天塌下来并为此废寝忘食寻求答案,多人从天体的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一,历史背景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候国,由华夏族所建立,囯祚延绵多年,国君为姒姓,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商汤亡夏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杞县)。后迁山东昌乐、再至安丘,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追思先圣王,,褒封大禹之后寻找到夏朝开国君主禹的后裔杞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国,都雍丘(河南开封杞县),延续杞国囯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春秋战国时期,雍丘地或入郑,或入宋,或为韩,或为魏,公元前年杞国为楚所灭,杞人就是对杞国人的称呼。二、传说出处杞人忧天”源自东周人列御寇所作《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日:“奈地坏何?”晓之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三、传说今译“杞人忧天”是说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常会冥思苦想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有一天,他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被活活压死吗?还有没有活路可走?”自此以后,这个人为此事终日愁眉不展、日渐憔悴。朋友们都很关心他,当大家知道原因后,就七嘴八舌地劝导他。有的说:“你不要胡思乱想啦,天怎么舍轻易塌下来呢?就是塌下来,也是天塌砸大家,你再发愁也是于事无补的,不如想开些。”稍许懂些天文知识的人说:“天,不过是一团积气,哪里没有气呢?你的衣食住行,都在大气之中,这不就在天里吗?你又何必为天的崩坠而忧虑呢?”忧天的人反问道:“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天是一团积气,天上的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了吗?”劝慰者说:“日月星辰,也不过是积气之中有光耀者,即使它们掉下来,也不会砸伤人的。”忧天的人又说:“照你这样说,看来天是不会塌了。但大地要是陷下去了又怎么办呢?”劝慰者说:“地不过是土块的积聚罢了,整个天下,哪里不是土块呢?你每天的行走站踩不都在土块之上嘛,又何必担心它会塌陷呢?”忧天者听了人们这番劝说和解释,心中的疑问与担忧完全消除了,感到非常轻松。劝慰的人也为消除了朋友的心病而感到十分欣慰,双方皆大欢喜,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楚国道家长庐子那里,他感到很好笑,就对人说,“天上的虹霓云雾、风雨、四时都是由天所形成的积聚的气体,地上的山岳、河海、金石火木,这些都是由地所产生的堆积的土块。既然知道他们是堆积的气体和堆积的土块,都不能笼统地说它们会崩坏,所谓天地,相对于宇宙而言他是一个细小之物,而对于万物而言,它又是非常巨大东西。它们难以消亡,没有穷尽,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难以揣测它们,难以认识它们,这也是肯定的。担忧天地会崩坏,那也实在是担忧的太遥远啦,但断言他们不会崩坏,也是没有根据的。天地不能不崩坏,最终总是要崩坏的。如果遇到天塌地陷,人们怎么能不担忧呢?”列子听说此事后,笑着说:“说天地会崩坏是错误的,说天地不会坏也是错误的。天地崩坏与否,谁能知晓呢?不过都是臆测罢了。尽管不能确定它们到底会不会崩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崩坏是一种情况,不崩坏也一种情况,两种情况都不是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你又何必为此操心费神呢?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顿悟到,人活着不知道死后的事情,死后不知道生前的事情,未来的人,也不能知道过去的事情,至于天地会不会崩坏,我们又何必为之忧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