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羯族与石勒
羯族是“五胡”之一,4世纪初,在首领石勒的率领下,在中国北方建立政权,建立了五胡十六国中的后赵。羯族是一支依附于匈奴的北方游牧民族,即“匈奴别部”关于羯族的起源,由于史料有限,至今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结论,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上寻找线索,从史料中,羯族“深目高鼻多须”,明显区别于匈奴本部(通常认为属于蒙古人种),具有典型的白种人高加索人种特征,《魏书·羯胡石勒传》:“羯胡石勒,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属于匈奴“别部”即匈奴的附属部落,因此羯族当属来自中亚或西域的民族,是白种人这一点是明确的,但具体是来自西域中亚的什么民族,众说纷纭,《晋书·石勒载记上》中提到石勒为“羌渠之胄”,谭其骧先生认为,羯人来自于中亚康居。所谓“羌渠”,乃是“康居”之音译,羯出自于西域,姚薇元先生则认为羯族当属于中亚著名的月氏,一部分月氏人为匈奴所征服,臣服匈奴,随匈奴内迁。也有学者认为羯族为中亚著名的“昭武九姓”即粟特人的一支,石勒来自于“昭武九姓”中的“石国”,以国为姓,关于揭族的风俗习惯?《晋书·石勒载记下》云“下书禁国人不听报嫂及在丧婚娶?其烧葬令如本俗”。即婚嫁无忌日?兄死妻其嫂人死之后?实行火葬,后来则实行土葬。如《晋书·石勒载记下》云“勒疾甚?遗令‘三日而葬?内外百僚既葬除服?无禁婚娶?祭祀?饮酒?食肉……’以咸和七年死?夜痊山谷?莫知其所。”其民族风俗习惯与信奉拜火教以火为神明,绝对不会火葬的康居,粟特似乎又有很大不同,让人迷惑。但无论怎样,羯族祖先来自于中亚西域,属于高加索人种,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笔者推测,羯族的祖先本是中亚西域的某支民族,被匈奴征服后,成为匈奴人的附庸部落,后随南匈奴内迁,进入今山西,河北北部,在迁徙途中,融入了许多各种“杂胡”的部分,而后形成名为“羯族”的这一集团,是一锅大杂烩,羯族势力较小,故长期名不见经传。
汉魏之际,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开始大量进入内地,多数都是归附中原王朝,而后被中原王朝安置,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内迁的南匈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强大的匈奴爆发内乱,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被东汉朝廷安置于河套地区,羯族可能也随着匈奴一起内迁,来到内地,建安年间?由于东汉境内农民起义及军阀混战?南匈奴的一支以河东郡的平阳(今山西临汾)为中心?转战各地。这样?致使数万南匈奴部众散居于并州五郡太原?上党?西雁门?新兴及司隶的河东?凉州的安定等郡?,与汉民杂处,形成一支较为强大的势力。年,曹操大乱南匈奴的原有部落组织,先后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择立贵族为帅,另选汉人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安置于今河北,陕西,山西北部。年,西晋统一中国,随后不久,爆发了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极大地动摇了西晋的统治基础,是北方陷入动荡之中,在这样的乱世中,羯族与石勒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八王之乱
石勒(-),羯族。生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本名不详《晋书·石勒载记》云“石勒字世龙?初名甸?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胃。祖耶奕于?父周曷朱?一名乞翼加?并为部落小率。”是羯族的小部落酋长。石勒自幼乐善好施,行侠仗义,精通骑射。十四岁时,石勒随乡里的人到洛阳行贩,曾靠着上东门大声呼啸,尚书左仆射王衍见后感到惊异,回头对左右的人说:“刚才那个胡人小孩儿,我听他的声音感觉到有突出的志向,恐怕将来会成为国家的祸患。”派人快马去抓他,恰好石勒已经离开。八王之乱爆发后,北方陷入动荡,又加上饥荒,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不能幸免,当时,八王混战,八王之一的东海王司马越的弟弟东嬴公司马腾经常到北地抓胡人到山东出卖以充军饷,在一次抓捕中,石勒不幸被俘,沦为奴隶,被贩卖到山东人师欢家为耕奴,不久,因相貌出众,气质非凡,被免除奴隶身份。石勒联结王阳,郭敖等人(多为北方少数民族),组成“骑盗”,号称“十八骑”,组成武装,先后依附于八王之一的成都王司马颖麾下将领公师潘,汲桑,被后者赐名石勒,作为先锋作战,履立战功,公元年?八王混战中成都王司马颖被废杀,汲桑于公元年起事?声言为成都王颖报仇。以石勒为前驱,所向辄克,遂进攻邺城。5月,石勒大破司马腾,长驱入邺,杀司马腾?“杀万余人?烧邺宫?掠妇女珍宝而去”,晋将苟晞引军来救,大破汲桑,将其杀死,石勒率部逃走。
这时,南匈奴的首领刘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晋起义,立国号“汉”(后改称赵,即前赵),尊汉朝(包括蜀汉)为正统,即历史上著名的“匈奴人称汉帝”,屡次大破晋军,石勒率部投奔刘渊,得到刘渊的重用,被刘渊任命为辅汉将军,征讨燕赵等地,石勒东下燕,赵,晋军望风披靡,许多胡汉百姓前来依附,队伍扩充至五万多人,。石勒重用汉族士人,加以礼遇,使得许多在西晋世家大族统治下的仕途不如意的士大夫纷纷投奔“其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其首席谋士张宾(汉人)亦于此时投奔石勒,这时,八王之乱还在继续,八王仅剩的东海王司马越毒死白痴皇帝惠帝司马衷,立宗室司马炽为傀儡皇帝(即晋怀帝),还在与政敌互相攻杀,消耗军力,西晋政权已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永嘉四年(年),匈奴汉帝刘渊死,子刘聪称帝,加封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公,持节、开府、都督、校尉。继续消灭西晋的战争,河北,山西各地狼烟四起,西晋政权在山西,河北等地的统治陷入崩溃,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指责掌握实权的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闻讯大怒,亲自率军征讨石勒,永嘉五年(年),不满被视为傀儡的怀帝下诏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并发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方讨伐。司马越听后,急血攻心,病死于项城。太尉王衍决定秘不发丧,以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令其部,回到东海国安葬。石勒率军追赶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相遇,两军交战,石勒以弓骑兵包围晋军,环绕射之,晋军溃败,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勒分骑围而射之,相登如山,无一免者”?此役石勒消灭西晋主力部队十多万人。西晋最后的主力部队就此覆灭。第二年(),石勒与汉赵将领刘曜(刘渊养子),王弥(汉人,刘渊麾下大将),等人会师,围攻洛阳,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西晋基本宣告灭亡。不久,石勒又击破晋将苟晞,晋朝军民在长安拥立武帝司马炎之孙司马邺为帝,是为晋愍帝,年,匈奴大军攻破长安,俘杀司马邺,至此,西晋王朝彻底灭亡,晋宗室——建康留守琅琊王司马睿在王氏等流亡士族拥立下,于建康称帝,即东晋。
二石勒自立
随着西晋王朝的覆灭,汉赵(前赵)内部的矛盾开始激化,尽管洛阳沦陷,当时,北方尚有忠于晋室的幽州军阀王浚,并州军阀刘琨,凉州张氏,辽东段部鲜卑,慕容鲜卑等势力,北方流民武装,坞壁(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战时由当地民众自发或推举成立,承担军事自卫功能)等等,割据一方,汉赵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十分不稳固,王弥,石勒等人拥兵自重,亦产生割据之心,王弥与石勒素来不和,互相猜忌,石勒深知,自己拥兵自立的最大障碍,在于王弥,张宾也认为““观王公有青州之心,桑梓本邦,固人情之所乐,明公独无并州之思乎?王公迟回未发者,惧明公踵其后,已有规明公之志,但未获便尔。今不图之,恐曹嶷复至,共为羽翼,后虽欲悔,何所及邪!”在谋士张宾的建议下,石勒产生除掉王弥的想法,年9月,当石勒得知王弥试图联合青州的曹嶷之时,先下手为强,大摆“鸿门宴”,邀请王弥前来赴宴,王弥不知是计,大摇大摆赴宴,被石勒手杀,兼并其部众,上表请罪,当时,汉赵军队主力忙于攻打关中,不愿与拥兵众多的石勒闹翻,汉主刘聪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既定事实,加封官爵,安抚石勒。并州刘琨闻讯,派人找到了石勒的母亲,将其送还,招抚石勒,希望他能为晋室效力。信曰;
“将军发迹河朔,席卷兖豫,饮马江淮,折冲汉沔,虽自古名将,未足为谕。所以攻城而不有其人,略地而不有其土,翕尔云合,忽复星散,将军岂知其然哉?存亡决在得主,成败要在所附;得主则为义兵,附逆则为贼众。义兵虽败,而功业必成;贼众虽克,而终归殄灭。昔赤眉、黄巾横逆宇宙,所以一旦败亡者,正以兵出无名,聚而为乱。将军以天挺之质,威振宇内,择有德而推崇,随时望而归之,勋义堂堂,长享遐贵。背聪则祸除,向主则福至。采纳往诲,翻然改图,天下不足定,蚁寇不足扫。今相授侍中、持节、车骑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襄城郡公,总内外之任,兼华戎之号,显封大郡,以表殊能,将军其受之,副远近之望也。自古以来诚无戎人而为帝王者,至于名臣建功业者,则有之矣。今之迟想,盖以天下大乱,当须雄才。遥闻将军攻城野战,合于机神,虽不视兵书,暗与孙吴同契,所谓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但得精骑五千,以将军之才,何向不摧!至心实事,皆张儒所具。”
石勒回赠刘琨礼物,婉言谢绝了刘琨的好意,自立之心已日益明显,石勒火并王弥后,引兵攻掠河南诸郡,屯于葛坡(今河南新蔡),积极准备,课农造船,准备一鼓作气,攻打江南,消灭司马睿,司马睿集中军队于寿春,抵御石勒,至次年三月,气候反常,天降大雨三月不止,石勒军中爆发瘟疫,死伤惨重,司马睿乘机鼓噪,准备进军,手下大臣建议向司马睿求和,投降东晋,而后帮助晋朝席卷河北,石勒默然长叹,十分失望,部将孔苌等人又建议乘晋军不备率兵卒数百夜袭寿春,俘虏司马睿,今年之内攻破建康,石勒说:“是勇将之计也”。石勒问计于张宾。张宾答曰;
“将军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妻略妃主,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还相臣奉乎!去年诛王弥之后,不宜于此营建。天降霖雨方数百里中,示将军不应留也。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伐叛怀服,河朔既定,莫有处将军之右者。晋之保寿春,惧将军之往击尔,今卒闻回军,必欣于敌去,未遑奇兵掎击也。辎重迳从北道,大军向寿春,辎重既过,大军徐回,何惧进退无地乎!”
张宾认为石勒与晋室结怨甚深,建议石勒不要与晋室纠缠,即使向东晋求和,晋朝也不可能接纳,建议石勒转向河北,以河北为根据地,图谋天下,同时,张宾料定晋军只求自保江南,不会乘机反攻,石勒称赞,于是转道河北,派侄子石虎拦截追击晋军,果不其然,晋军只有小股部队追击,击溃石虎后即还军寿春。石勒率军北上,一路坚壁清野,使得石勒军中断粮,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六月,石勒进军枋头,晋太守向冰率众阻拦,石勒采纳张宾建议,派勇士数千抢夺船只偷偷渡河,自率主力进军,两相夹击,大败向冰,夺取其辎重无数。进军邺城,此时,邺城由刘琨的弟弟刘演率众数千固守。张宾建议
“刘演众犹数千,三台险固,攻守未可卒下,舍之则能自溃。王彭祖、刘越石大敌也,宜及其未有备,密规进据罕城,广运粮储,西禀平阳,扫定并蓟,桓文之业可以济也。且今天下鼎沸,战争方始,游行羁旅,人无定志,难以保万全、制天下也。夫得地者昌,失地者亡。邯郸、襄国,赵之旧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可择此二邑而都之,然后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群凶可除,王业可图矣。”
邺城
张宾建议不用急于攻打设防坚固的邺城,而晋将王浚,(字彭祖,镇守幽州),刘琨(字越石,镇守并州)才是心腹大患,必须尽早除去,张宾又建议“今我都此,越石、彭祖深所忌也,恐及吾城池未固,资储未广,送死于我。闻广平诸县秋稼大成,可分遣诸将收掠野谷。遣使平阳,陈宜镇此之意。”于是,石勒听从张宾的建议,攻破河北各地许多豪强地主武装与坞壁,获得了大量粮食,同年,石勒大军攻占襄国(今河北邢台),以此为根据地,石勒自立建国的梦想开始实行。
三南征北战
尽管石勒在襄国站稳了脚跟,但局势不容乐观,北方割据幽州的王浚是石勒的头号大敌,在西北,并州刘琨也虎视眈眈,在东方的辽东,是忠于晋室的段部鲜卑与慕容鲜卑,在更远的西方,汉赵军队正在攻打关中,尽管刘聪对石勒大加封赏,但擅杀王弥一事无疑对双方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双方注定终有一战,在南方,东晋军队盘踞于江汉,河南南部,准备北上,但暂时构不成对石勒的威胁,面对强敌环伺,石勒决定各个击破。首先以近在咫尺的王浚为攻击目标。
(1)消灭王浚
活跃于襄国附近的广平流民武装游纶、张豺拥有数万兵众,他们暂时接受王浚的命令,保守苑乡。石勒派夔安、支雄等七将攻击他们,攻破其外围壁垒。王浚大怒,联合段部鲜卑首领段疾陆眷,亲自率数万军马前来攻打襄国,敌众我寡,诸将都主张固守城池,只有张宾建议在城下与王浚决战,石勒听从了张宾的建议,王浚军队远道而来,得意忘形,又处于优势,没有料到石勒还敢主动出击,猝不及防,大败,石勒军生俘段部首领段末波,诸部将均建议将其处死。石勒认为“辽西鲜卑,健国也,与我素无怨雠,为王浚所使耳。今杀一人,结怨一国,非计也。放之必悦,不复为王浚用矣。”将其放回,使得段部鲜卑感恩戴德,自行撤军,此后不愿再参加王浚讨伐石勒的战争,双方结为兄弟,王浚大怒。
建兴元年(年),石勒派石虎攻击邺城的三台,邺城被攻破,刘演逃到廪丘,同年,司马邺称帝于长安,号召天下勤王,王浚自以为时机来到,要求段疾陆眷派兵配合,遭到拒绝,双方至此决裂,互相攻打,给了石勒以绝好的发展之机。王浚此时又头脑发昏,决定自立。他僭设百官,大兴土木,准备称帝,遭到众人的反对,“士民骇怒”原本支持他的鲜卑各部与乌桓部也离之而去,张宾建议石勒麻痹王浚,而后一举图之,他说““王浚假三部之力,称制南面,虽曰晋籓,实怀僭逆之志,必思协英雄,图济事业。将军威声震于海内,去就为存亡,所在为轻重,浚之欲将军,犹楚之招韩信也。今权谲遣使,无诚款之形,脱生猜疑,图之兆露,后虽奇略,无所设也。夫立大事者必先为之卑,当称籓推奉,尚恐未信,羊、陆之事,臣未见其可。”石勒再次采纳了张宾的建议,派人送去许多礼物,珍宝,美女,卑词上奏,口称“小胡”,劝说王浚称帝,王浚果然得意忘形,疏忽大意,不再提防石勒。次年二月,石勒经过充分准备,对幽州发起偷袭,同时写信刘琨,利用两人面和心不和的特点,声称“讨伐王浚,为国除害”得到刘琨的默许,石勒军如神兵天降一样来到幽州,王浚至此还不相信石勒会来攻打,疏忽大意,还准备酒宴招待石勒,对劝诫的大臣严惩,致使没人敢再说话。石勒叫开城门,怕有伏兵,先驱牛羊数千台,声言是上供的礼物,使牛羊塞满街巷,阻止王浚调动军队,而后直扑王浚府邸,生擒王浚,杀尽王浚手下精兵万人,就这样几乎兵不血刃,夺得幽州,王浚后被押赴襄国斩首,石勒势力大增。
石勒的早期扩张
(2)消灭刘琨段部鲜卑
石勒的下一目标是割据并州的刘琨。建兴四年(年),石勒率兵在玷城围困晋乐平太守韩据,韩据向刘琨求援。刘琨亲自率军来救,石勒据险设伏,大败刘琨,并州震动,守着治所阳曲的刘琨长史李弘竟以并州投降石勒,刘琨走投无路,唯有投奔段部鲜卑段匹磾,后被段匹磾所杀。年,段部首领段疾陆眷去世,段末波与段匹磾互相攻打,段部鲜卑陷入内乱,石勒不久即派石虎联合段末波攻打段匹磾,段匹磾无法阻挡,尽弃城池,奔乐陵(今山东惠民),投奔太守卲绩,太兴元年(年),刘聪患病,不久刘聪死,太子刘粲继位后不久便被国舅靳准(匈奴贵族)所杀,靳准自称汉天王,占据汉赵的大本营——平阳,石勒于是命张敬率五千兵作前锋,自己亲率五万兵讨伐靳准,把他打的稀里哗啦。同年十月,刘曜也以讨伐靳准为由称帝,使得刘曜与石勒的关系迅速恶化,年,靳准被堂兄靳明所杀,其众共推靳明为主,靳明送传国玺于刘曜,准备投降刘曜。石勒大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派将迎回靳明。石勒军队进入平阳,大掠而还,至此,石勒与汉赵的关系彻底破裂,当年十一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为与前赵区别,史称后赵,称赵王元年,至此前赵,后赵彻底分裂。太兴四年(),石勒大军进军,以石虎为先锋,攻破厌次,乐陵,俘虏卲绩,段匹磾企图南奔东晋,被后赵军队抓住,押回襄国,不久因私通东晋,煽动叛乱被处死。太宁元年(),后赵军队四万多人攻打青州曹嶷,至广固(今山东益都),曹嶷投降,被押回襄国斩首,后赵军屠城,坑杀降卒三万多人,至此,青州,并州,冀州,幽州四州之地皆落入石勒之手,石勒在北方最大的对手,仅剩前赵。
刘琨胡笳退敌
四两赵大战
在后赵立足于前赵决战之时,东晋政权也致力于发起北伐,北伐的领导人是著名的“闻鸡起舞”的祖逖,祖逖也是刘琨的好友,两人“闻鸡起舞”的典故广为流传,建武元年(),乘北方动乱,祖逖率军北伐,“击楫中流”,收复太丘(今河南永城),谯(今安徽亳州),太兴三年(),祖逖再次率军北伐,他联诺河南当地的地方武装与坞壁主如郭默,李矩等人,扩展势力,又先后大败后赵将领石虎,桃豹等人,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使得石勒不敢南下,双方隔黄河对峙,相安无事,甚至“互市”,展开贸易令人惋惜的是,东晋政权对于祖逖的北伐并不热心,只是口头支持,甚至连兵员都要祖逖自己招募,在祖逖稍微取得成效后,就用心腹将领戴渊替代祖逖,使得祖逖忧愤成疾,不久去世,晋元帝司马睿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祖约没有祖逖这样的雄心壮志与才能,致使部众离心。次年,王敦之乱爆发,东晋王朝陷入内乱,后赵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解除了东晋的威胁之后,石勒终于开始准备与前赵的最终决战。同年,十二月,后赵重要谋臣张宾去世,石勒大哭曰:“天不欲成吾事邪?何夺吾右侯之早也。
祖逖北伐
东晋太宁二年(324)正月,后赵都尉石瞻寇东晋下邳(今江苏邳县南)、彭城(今江苏徐州),攻陷东莞(治今山东沂水北)、东海(治今山东郯城),东晋刘遐被迫退保泗口(今泗水入淮河处)。与此同时,后赵石生出兵攻刘曜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克壁垒十余,降掠五千余户而归”,拉开了与前赵大战的序幕,从此刘、石在河东、弘农一带反复拉锯。石生在新安取得优势,遂进一步拓展,进攻东晋许昌、颍川,俘虏士卒万计。同时,石生攻东晋郭诵于阳翟(今河南禹县),不料被其击破,石聪闻生败,驰援之,大破晋将李矩、郭默。两人走投无路,投降前赵。前赵派出大将中山王刘岳率军一万五千,趋于孟津,援助二人,合攻石生,石生不能敌,退保金墉,后赵派出石虎率军四万前来支援,入虎牢关。两军决战于洛阳城西,前赵军队大败,退保石梁。刘曜大怒,亲自率军来救,屯兵金谷(今洛阳西北),然而不知为何,夜间军队无故营啸,陷入混乱,刘曜无奈,只得返回长安,任刘岳自生自灭。六月,后赵军队攻破石梁,俘杀刘岳,坑杀降卒近万,郭默。李矩等人逃亡东晋,后赵与前赵的第一次交锋,以后赵的大胜而告终。
前赵后赵对峙
闻听后赵取得胜利,忠于晋室的凉州刺史张骏(前凉)发兵攻打前赵。抄掠陇西,吸引了前赵的注意力,牵制了前赵军队主力。咸和三年(),后赵发动大规模反攻,以石虎为将,进逼蒲坂,准备从此渡河,进入关中,刘曜大怒,撇下张氏,亲率主力前来决战,大破石虎后赵军“枕尸二百余里”,石虎逃亡朝歌,刘曜亲率主力南下,进攻据守金墉的后赵石生,大军包围洛阳。石勒闻讯,亲自率主力前来救援,后赵前赵的洛阳决战拉开序幕。
战前,许多将领劝阻刘曜来势汹汹,石勒不必亲自出征,石勒大怒曰:
“刘曜乘高候之势,围守洛阳,庸人之情皆谓其锋不可当也。然曜带甲十万,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师老卒殆,以我初锐击之,可一战而擒。若洛阳不守,曜必送死冀州,自河已北,席卷南向,吾事去矣。”
部将徐光支持石勒,他说:
“刘曜乘高候之势而不能进临襄国,更守金墉,此其无能为也。悬军三时,亡攻战之利,若鸾旗亲驾,必望旌奔败。定天下之计,在今一举。今此机会,所谓天授,授而弗应,祸之攸集。”
石勒进军洛阳,至十二月,后赵各路军马集结完毕,会于成皋(今荥阳西北),大军“卷甲衔石堪、石聪及桃豹会荥阳(今河南荥阳西南)、石虎据石门(在荥阳附近)、枚,轨道而行”。刘曜起先不以为意,终日饮酒作乐。得知石虎进据石门,才意识到石勒援军将至,己达洛水,大惊。刘曜见石勒大军至,遂撤洛阳之围,陈兵洛西,众十余万。石勒与徐光分析敌情,认为“曜盛兵成皋关,上计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阳者成擒也。”石勒望见刘曜撤围,在城外一字排开,首尾不能相顾,大喜,对左右说“可以贺我矣”,率步骑四万进入洛阳,次日,部署进攻,准备直取刘曜中军。“断其七寸”
前赵与后赵的对峙
主力:主突刘曜中军
石虎:步兵三万从城北向西,攻击前赵中军
石堪,石聪:精骑八千从城西向北,攻击前赵前军
后赵军三面夹攻,刘曜这时还在喝酒,醉醺醺的率军迎击,石堪乘机率精骑猛冲,前赵军大溃,刘曜昏醉,马陷石渠,堕马,为后赵军队所擒。前赵军队全线崩溃,死者无数,石勒执刘曜回襄国,令其劝降仍在长安的太子刘熙。刘曜断然拒绝,敕书刘熙,“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石勒见招降不成,遂杀刘曜,此战,前赵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后赵军乘机进入关中,次年正月(),前赵太子刘熙率文武百官放弃长安,奔上邽,前赵将军蒋英据长安,投降石勒,石勒令石虎穷追不舍,上邽的前赵军队溃败,刘熙及以下文武百官三千多人都被后赵军队杀死,前赵灭亡,后赵军队又继续进军,攻破河西羌部落,氐王苻洪,羌王姚仲戈归附,至此,除远在凉州的前凉张氏军阀和辽东的慕容鲜卑之外,后赵几乎统一整个北方。年,石勒即皇帝位,改元建平,迁都邺城。完成了从奴隶到皇帝的传奇人生。
洛阳之战
洛阳之战
石勒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有自信,曾自言:“朕若逢高皇(汉高祖),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韩信彭越)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朕当在二刘之间耳,轩辕岂所拟乎!”纵观石勒统一北方的战略,其战略水平确实非常高明,他注重各个击破,远交近攻,最终一统北方。石勒依靠石虎,石生等宗族将领统帅的由羯族本族组成的禁卫军冲锋陷阵,同时,由于羯族本族人数较少,石勒注意吸收各族力量,为自所用,其他各族杂胡也可以加入羯族集团,在政治上,重用汉族士大夫特别是被晋朝征服打压,冷遇的寒门士族,依靠他们实行统治,出谋划策,如汉族谋士张宾就是其典型代表,可以说,:“集各族智慧于一体”,反观前赵的匈奴,只用本部五部匈奴的人马,不注重重视汉族士大夫,实行压迫政策,最终导致失败。
在民族与政治政策上,石勒也是一位较为开明的统治者,因为他早年做过奴隶,经历动乱,因此深知民间疾苦,尽管在他在位期间,实行胡汉分治,保证羯族“国人”的特权地位,禁止使用“胡字”(因此,石勒将胡瓜改名为黄瓜,沿用至今)民族仇杀,掠夺时有发生,但石勒注重团结汉族士大夫,尽量缓和民族矛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一则小故事生动地反应了石勒的宽宏大量,
“勒以参军樊垣清贫,擢授章武内史。既而入辞,勒见坦衣冠弊坏,大惊曰:“樊参军何贫之甚也!”坦性诚朴,率然而对曰:“顷遭羯贼无道,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暴掠邪!今当相偿耳。”坦大惧,叩头泣谢。勒曰:“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
石勒自己虽然不识字,但尊重文化教育,尊重儒家传统,本人喜欢听汉族历史典籍。石勒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桑,减免赋税,在他统治期间,北方逐渐恢复安定,虽然达不到盛世的水平,但至少比八王之乱的时代要好得多。
“勒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张良)谏,乃曰:“赖有此耳。”其天资英达如此。”
“勒巡行州诸郡,引见高年、孝悌、力田、文学之士,班赐谷帛有差。令远近牧守宣告属城,诸所欲言,靡有隐讳,使知区区之朝虚渴谠言也。”
但是,石勒在继承人问题上处理不当,导致后赵陷入短命。石勒立子石弘为太子,但在后赵立国,扩张中立下大功的大将军石虎(同时也是石勒的堂侄)不服,年,石勒去世,石虎发动政变,废杀石弘,自立为帝,石虎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大兴土木,随意施刑,致使民不聊生,也使得后赵政权陷入崩溃。这一点,是石勒生前未曾想到的。
参考文献
《晋书》
《十六国春秋》
《资治通鉴》
《后赵国史》李圳
《后赵国史研究》康亚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