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棉花种植,在豫东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心目中那是历历在目,对于很多的棉农来说都记忆犹新,毕竟当时的棉花种植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让农民在吃饱的情况下手头有了余钱,有的种植比较多的农户还因此有了丰厚的收入,走向了富裕。
谈到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还要归于年左右的时间,当时全国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不久,农民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植小麦、玉米,正是良好的富民政策,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很多的农民家里都有了余粮,解决了吃饱的农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开始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在当时很多地方农民开始延续生产队有种植棉花的习惯,开始种植棉花,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当时的棉花产量有生产队的亩产皮棉不足斤,提高到了斤,每亩的收益能够达到五六百元,甚至更高,于是在保证交公粮和口粮的情况下,农民开始大量的种植棉花。
自年以来棉花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除了在保证口粮的情况下,棉花种植成为了豫东一些县的主导产业,也成为了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组建了棉办和棉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时间棉花高产田的观摩会成为了当时最高规格的会议。在当时的杞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就会达到百万亩以上,为了能够及时收购农民的棉花,各县供销社都在乡镇都建起了棉花加工厂。每到棉花的收购季节,农民售棉的车队就会排起长龙,有时会绵延数公里,一些棉农一次售棉就会排四五天的队,可以说在当时也是最壮观的景象了。
由于棉花面积的增加,在农村也催生了一些依靠棉花加工的个体产业,尤其是棉花的脱粒设备,每个村都会有好几台,在棉花的收获季节,不分白天和黑夜进行棉花的初加工,也让一些个体户依靠棉花走上了致富路,也是棉花种植的最大受益者,有的农户种植棉花两三年盖起瓦房还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说当时是棉花给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这样的景象在豫东的农村延续了十余年的时间,直到年左右,棉花的种植面积开始逐年缩小,这个时候还是源于国家对棉花收购政策的放开,一些当地的棉花贩子和一些棉花加工厂开始收购棉花,农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仿佛没有了主心骨,加上一些棉花收购商压级压价,依靠棉花提高收入的农民开始转向,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在杞县,这个时期大蒜的种植在一些村庄逐渐替代棉花的种植。
如果说棉花的种植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也不全面,很多的农民在当时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有很可观的收入,毕竟农民卖棉花有了自主权,不只是供销社棉花加工厂的垄断收购,尤其是在后期,很多的村里都出现了农民直接参与棉花的收购,直接销售到纺织厂,这样一来棉农的利润空间也提高了很多。有些农民至今还认为当时的棉花收入比现在的大蒜收入还要高一些。
当然种植棉花的突然减少还有棉花用工量大的原因,一般的情况下,从四月份的棉花育苗,到五月下旬的移栽,收麦以后,农民几乎每天的时间都会待在棉花田里,从中耕除草,到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整枝打叉,一棵棉花要摸上上百遍,甚至上千遍,由于用工量大,在年左右又有很多的农民外出打工,每月的收入要比在家里种植棉花高出很多,这样一来很多的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里种植棉花,这种情况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由于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很多的农作物种植需要秋季种植,但是由于棉花成熟期比较晚,有的能够在阳历的十一月份才收获完毕,直接影响了冬小麦和其它农作物的种植,于是农民只有提前收获棉花,这样一来棉花的品种就会降低,销售的籽棉就会降一个等级。同时新疆的长绒棉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大量地占有内地的棉花市场,逐渐地替代了内地的棉花,在如此的背景下,可以说整个内地的棉花都退出了种植,只能留在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