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升汴梁东都为东京,重置开封府

李存勖罢伪梁东都(今开封市祥符区仇楼镇毕桥村)开封府(今杞县平城乡罗寨村)后,封宫门、封府库、摘下所有宫名牌匾,又置汴州府于元开封圉城(今杞县圉镇)。

唐明宗李亶天成三年(公元年)四月初二,调离汴州节度使石敬瑭为邺城留守,皇子李从厚(闵帝)为汴州节度使,判六军。天成四年(公元年)正月初一,明宗李亶巡幸汴梁东都开封府,此时的汴梁东都开封府有衙无名,有宫无名,于是又重新修葺,挂梁室时宫殿牌额,但是无都号、无衙名。因、此地是后梁都城,又在汴州,从此有汴梁、汴梁城之号。

石敬瑭太原人,生于汾阳里。清泰元年(公元年)五月,唐末帝李从珂授石敬瑭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清泰二年(公元年)夏,石敬瑭屯兵忻州,末帝李从珂遣使送将士夏衣,使臣离忻州时,有士卒大呼石敬瑭万岁,石敬瑭杀三十多人封口。石敬瑭反心暴露。清泰三年(公元年)五月,移授石敬瑭为郓州留守,晋封赵国公,诏书十天半月一降,最后一降诏书由刘知远带监军宣诏,石敬瑭心怀叵测,迟不应诏,又掌书记桑维翰密谋,都押衙刘知远临阵倒戈反唐,石敬瑭拒末帝之命。李唐朝廷以石敬瑭不奉诏,降旨削夺官爵,即诏晋州刺史张敬达围剿石敬瑭于晋阳,石敬瑭遣桑维翰求援契丹,九月,契丹主率将兵自雁门而南,九月初十,张敬达步兵被契丹骑兵杀死大半,死万人败走,夜里,石敬瑭出晋阳北门拜见契丹主。十一月,契丹主命筑坛于晋阳城之南,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言于契丹主,把雁门以北及幽州之地作为寿礼送于契丹,每年输帛三十万,契丹主同意出兵攻打东都洛阳,礼毕,吹道而归。

后晋石敬瑭天福元年(公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七日,契丹主将兵有石敬瑭唐引领兵临洛阳城下,末帝李从珂聚齐家族与亲将宋文虔等登元武楼纵火自焚,后唐灭亡,夜里,石敬瑭入洛阳都,唐兵解甲待罪。后晋开始。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年)三月,魏州尹范延光招州内诸刺史聚卒缮兵反晋,石敬瑭于是商议徙都大梁,桑维翰奏曰:“大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资源富饶。今范延光反形已露,大梁距魏不过十驿,彼若有变,大军寻至,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三月二十六日巡幸汴州。四月初二驾入汴州。

五月初一,御崇元殿百官朝拜。五月初五御史中丞张昭远奏:“汴州在梁室硃氏称制之年,有京都之号。及唐庄宗平定河南,复费为宣武军,至唐明宗行幸之时,掌事者因缘修葺衙城,遂挂梁室时宫殿门扁牌额,……今一如明宗行幸之时,无都号而有殿名。”。于是衙城门外暂且挂“汴州”之名。

天福三年十月十四日,石敬瑭御札曰:今汴州水陆交通,山河形胜,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爰自按巡,益观宜便,俾升都邑,以利兵民,汴州宜升为东京,置开封府,仍升开封(杞县圉镇)、浚仪(今开封市)为赤县。其余升为畿县,应旧置开封府时所管辖属县,并可仍就割属收管,亦升为畿县,其洛京改为西京。

石敬瑭定都汴梁,改汴梁城为东京并不是防御魏州范延光,而是洛阳距契丹较近,为躲避契丹放弃洛阳,败一程不如再败一程,败到这四面大河,中间沙洲起伏的梁东都,藏起来,也许契丹寻他不见。

晋出帝石重贵开运四年(公元年)正月初一,契丹主将兵驻扎在东京北郊(今开封市祥符区罗王乡沟村西一里许)封禅寺宿营,石重贵举族出东京封丘门,肩舆(抬着辇车)至野。正月初五,契丹主降石重贵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黄龙府安置。正月初七,迁石重贵于封禅寺,正月十七日,石重贵与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皇后冯氏,皇弟石重睿,皇子延煦、延宝具北行,有宫嫔五十人,内宫三十人,东西班五十人,医官一人,控鹤官(报时辰)四人,御厨七人,茶酒三人,仪鸾司三人,军健二十八人从行。从封禅寺出发往东,登封禅台(今开封市祥符区罗王乡沟村十字街头最高处)下,东行北狩。后晋灭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5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