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毛主席称作“解放战争中艰难爬坡一仗”的豫东战役中,萧锋曾向粟裕立下军令状:“请粟司令员放心,就算是国军第五军的部队来了,我部五千余人依然可对其进行为期10—15日的阻击。”
国军第五军是国民党军队中的王牌,在当时风云未卜的豫东战役中,萧锋是从哪里来的底气,向粟裕立下了这样的军令状?其实,这份底气正是来源于战场上我军的发明:“猫耳洞”。这种活跃在战场上的小巧工事,直到20世纪80年代,依然被号称是“百万雄师”的越南军队所使用。那么,猫耳洞究竟神奇在哪里?为何它能成为解放军抵挡国军王牌,越南号称“世界第三”的底气?今天,本期节目就一起带您探析猫耳洞背后的历史秘密。
什么是猫耳洞?
“什么是猫耳洞?”这是粟裕当年在萧锋立下军令状时,曾提出的问题。猫耳洞,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类似于猫耳窝内部构造的一种防御工事。与战壕这种集体防御工事不同的是,“猫耳洞”是一种特地为单兵提供防护,避免火炮和空袭的防御工事。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单兵防御工事“猫耳洞”就被我军、国军部队普遍采用,而到了解放战争期间,“猫耳洞”这种防御工事被解放军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年的豫东战役期间,萧锋更是给这种单兵防御工事起名为“猫耳洞”,并声称他可让洞内的战士以一敌百,拖住国民党的王牌部队。
“猫耳洞”在我军中普及之前,战壕是我军在战场上普遍采用的防御工事,在世界军事史上的活跃时间也更长,那为何“猫耳洞”能够后来居上,成为在我军中脱颖而出的新型防御工事呢?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炮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火力覆盖战术的发展,让战壕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已大不如前。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多次采用大规模炮弹轰炸,轰炸机投掷凝固汽油弹的战术,让战壕内的日军付出惨痛代价。
美国著名军事家约翰·潘兴将军甚至直言:“战壕在战场上没有任何用处。”并鼓励美军士兵走出战壕,主动向敌军发起进攻。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堑壕战而受挫的德军也是痛定思痛,通过采用装甲集群,发展出了对敌军进行快速切割并围歼的战术,也就是著名的“闪电战”,这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之一的战壕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从始至终并未发挥用处。
而到了解放战争期间,获取大量美械,并模仿美军作战战术的国军部队,也同样采用大规模火力对我军战壕进行打击,这让战壕的使用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规避日军火炮轰炸和空袭的“猫耳洞”,被再次搬上历史舞台。经过解放军前线部队多次实践,萧锋将这一战术推荐给当时在豫东作战的粟裕,并受到了粟裕的连连称赞,粟裕说:“猫耳洞这个发明好,我们的战术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阵地战,以后指挥员打仗就要这样动脑子,想点子,猫耳洞还需要不断完善。”
就这样,“猫耳洞”在我军中不断被发展、改进,并成为了我军前后在解放战争、 等各大战场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战术。号称“排炮不动,必是十纵”的宋时轮部队,正是靠着“猫耳洞”在年的河南杞县战场上拖住了国军邱清泉兵团为期7昼夜的进攻,我军阵地未退一步,邱清泉兵团反而折损余人。宋时轮在战后不禁感慨:“萧锋的这个猫耳洞果然好用,能扛得住火炮,挡得住坦克,躲得了飞机!”——“猫耳洞”和那些挖掘猫耳洞的士兵,就是这样靠着一锹一锄挖空了蒋家王朝的根基,挖出了一个新中国,挖出了日后朝鲜战场上的军事奇迹。
号称“百万雄师”的越军,为何80年代仍在用猫耳洞
猫耳洞不仅是我军历史上智慧的结晶,更是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并被铭记在史册上的军事奇迹。年9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尘埃刚刚落定之际,印度支那半岛便紧接着爆发了一场新的战争——法军试图在日军撤离这里之后,再次占领此前处于自己管控下的殖民地,一场围绕法军与越军之间,长达九年的战争再次打响。
法军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落败于德军,并无过多的表现机会,但部队依然配备有精良的武器,尤其是火力射程和威力不俗的火炮,如何在法军的火力覆盖中,尽可能减少部队伤亡,并取得胜利?——这成为了当时摆在越南军队面前的难题。为此,越军找来了当时在历史上已经回答过这一问题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年7月,时任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被任命为我党代表,前往越南,对越军进行军事训练,并开展军事战术交流。最终,我军的游击战、麻雀战等战术,以及包括“猫耳洞”在内的战术发明,都被流传至越军军队内。在战场上制造出一个“猫耳洞”,只需工兵铲或其他工具向下或向内挖掘数米,并在里面垫上1—2块木板固定洞口结构,具备容纳1—2名单兵站立其中的空间即可。因制造过程简便,所需材料节俭,越军很快就上手了这一战术。
在年9月,仅在陈赓出访越南的两个月后,这些战术在越军部队中发扬光大——边界一役中,越军部队不仅采用“猫耳洞”战术躲避法军炮击和空袭,更对法军进行反攻,前后歼灭法军部队余人。此战之后,越军便对“猫耳洞”战术的使用愈发得心应手,而法军在越南战场上则愈发艰难。年的日内瓦会议后,法军便正式退出越南战场。而在20世纪60年代美军介入越南后,所累积投掷的弹药当量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投掷的炸弹当量,却依然对越军的“猫耳洞”战术无可奈何,反而自身前后投入65万美军的兵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年美军撤出越南后,越南的常备兵役已扩充至约万人,并最终于年4月30日攻占南越政权首府西贡,取得了越南统一战争的胜利。然而,此时的越南部队依旧保留了“猫耳洞”的战术,并继续在对柬埔寨、老挝等周边国家的战争中将这一战术广泛运用。在年爆发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南军队也同样在部分地区采用“猫耳洞”战术试图来抵御解放军攻势,但解放军在战略上追求速战速决,并且分东、西两路部队对越南采取集中纵深突破,在不足10日时间内便将战线推进至越南国境内纵深20—50公里的土地上,越南单兵所处的一些猫耳洞非但没有在阵地战中发挥作用,反而要么被我军分割包围,要么则被我军远远甩在了后面。
面对着解放军在越南境内势如破竹的攻势,越军大部队一面组织首都河内布防,一面紧急撤退至越南中部、南部丛林一带,并动员国内预备役、民兵开展大规模的猫耳洞防御工事挖掘工作。在越南南部丛林密布的地形,猫耳洞更为隐蔽,也更适用于丛林地带的阵地战、游击战,如果一支部队继续向挖掘有猫耳洞的此类地形深入,将可能受到更为激烈的抵抗。然而,正当越军部队预测我军在攻克谅山这一重镇后会继续急转南下时,解放军却于年3月6日至3月16日迅速撤回国内,仅10日便胜利班师,与越军脱离战斗,越军以南部有利地形和“猫耳洞”牵制我军的计划又一次破产。
然而,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猫耳洞”战术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年——年的两山轮战中,解放军与越军都采用了“猫耳洞”战术,并将这一战术在战场上的普遍应用推向了新的巅峰。在老山、者阴山这两山一线,位处于地质学上的“喀斯特地貌带”,喀斯特地貌带群山峻岭,怪石嶙峋,不利于坦克、火炮等重武器以及大规模部队的展开,反而更适合于轻步兵间的小规模战斗。而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诸多天然的地洞、溶洞,似乎正为“猫耳洞”而生。
因此,中越两军士兵虽在当时均有高达数以百万计的常备役部队,并且也有坦克、大口径野战炮等重武器,但在“两山轮战”期间,双方依然采用了自40年代便诞生的“猫耳洞”战术,来开展小规模的阵地战、狙击战,并且将零零散散的战斗持续近5年。时至今日,在云南依然可见20世纪80年代,解放军战士挖掘的“猫耳洞”,而这便是当年那一场场战争的历史见证者。
一处“猫耳洞”,见证了战士的钢铁意志
时至今日依然能在云南各地可见到的“猫耳洞”,不仅见证了当年“两山轮战”的历史,更见证了解放军战士钢铁一般的意志。
“猫耳洞”虽然曾帮助解放军躲过了不计其数的火炮轰击与空袭,但是“猫耳洞”内的生活条件却也十分艰苦:正如前文所述,猫耳洞以其小巧而避免了敌军的火力覆盖,却也因小巧而使得单兵在其中作战和生活的空间十分有限。若两军陷入漫长的阵地战,解放军战士将在仅可容纳1—2人的猫耳洞内居住数日,甚至数周的时间。
云南的“喀斯特地貌”虽然让许多天然的地洞、溶洞变成为“猫耳洞”,但在喀斯特地貌带也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民间俗语,也就是说,在这里经常会有阴雨连绵的天气。而在下雨天气时,“猫耳洞”便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渗水问题,这些渗水问题虽然不会对猫耳洞的稳固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却给战士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许多战士会因洞内的潮湿环境而染上皮肤、骨科等方面的疾病。
此外,猫耳洞也因空间狭小密闭,空气流通不畅。在夏季时节,猫耳洞内部的温度往往要高于外部环境数度,蚊虫、蛇类也因此经常“光顾”此处,这让有时猫耳洞内的环境,已经濒临人类生存环境的极限。但是即便如此,部分解放军战士依然会坚守在洞内,尤其是进行长期阵地战、伏击战的过程中,因为如果自身因洞内的环境难以忍受而出洞,那么自己不仅可能将面临越军狙击手的冷弹,也有可能意味着大部队方位的暴露。
一座猫耳洞,虽然渺小,却也见证了解放军镇守一方疆土的英雄事迹和军事奇迹,正是有了这一座座猫耳洞,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越战中的猫耳洞:防御性强的敌军也跟着挖,普通人却待不了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