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2020年第5期目录摘要澎湃

皮炎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12/9057218.html
                            

审美文化研究

5/曾繁仁

《聊斋志异》的“美生”论自然写作

道德、理念与制度

15/唐文明

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

——以陈来“儒学美德论”为中心的讨论

26/陈乔见

清末民初的“公德私德”之辩及其当代启示

——从“美德统一性”的视域看

40/李纪祥

再现“大九州”

——“《春秋》邹氏学”与“中国居中”之经学前景图像建构

57/孙正军

汉武帝朝的秩级整理运动

——以比秩、中二千石、真二千石秩级的形成为中心

71/陈生玺

再论李岩其人

——顾诚《李岩质疑》辨误

当代学术纵览

86/郑杰文

中西文化碰撞中传统学术方法的变迁与学术研究体系的重构

96/杨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古礼学和礼制研究

中国哲学研究

/陈霞

从道家到道教

——论《老子想尔注》的阐释方法

/高华平

墨家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

/夏世华

孟子对早期儒家禅让学说的反思与重构

/东方朔

荀子伦理学的理论特色

——从“国家理由”的视角说起

政治哲学研究

/刘明

自由主义人权观的人性基础及其局限

——历史主义的分析视角

《聊斋志异》的“美生”论自然写作

摘要:“自然写作”在西方是一种后现代时期对于工业革命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写作,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但在中国却是具有原生性的文化形式。蒲松龄《聊斋志异》在传统儒家“爱生”论基础上,由其特定的语境决定选择了“自然比人类更美”的“美生”论自然写作,并以一系列无比动人的动植物寓言形象地呈现了这一写作形态,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生态美学实践。中国17世纪的“美生”论自然写作的观念与20世纪加拿大卡尔松的“自然全美”有其类似之处。“自然全美”,从相对的意义上,可能是片面的,但从总体上,却是一种最终的哲学指归。自然的永恒美丽与神秘魅力是无法抹杀的,这恰是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所包含的自然的部分“复魅”。蒲松龄《聊斋志异》通过艺术形象所倡导的“美生”论具有这种部分“复魅”的意义与价值,需要我们通过回顾展望人类历史并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慢慢地体悟与咀嚼。《聊斋志异》这样的“自然写作”是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生态美学与自然文学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自然写作;生态美学;美生;《聊斋志异》

作者:曾繁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

——以陈来“儒学美德论”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儒家伦理思想是一种美德伦理学,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而现代以来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必然导致公德压倒乃至摧毁私德的局面,这正是现代社会在美德问题上面临的普遍困境所在。公德与私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古今之争在伦理学上的直接反映。顺着陈来的思路,对现代社会公德压倒私德的批判还有进一步推进的不小余地,既然公德概念的提出和提倡是为现代社会张目,那么,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就不可能只是一个失衡的问题,质言之,公德根本上来说会摧毁私德,被划入私德的传统美德在这个被理性化地认知与构想的现代社会中其实毫无容身之地。现代共和主义在美德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悖论,恰恰表现于公民美德的教育困境:现代社会结构使美德传统失去了其存在和生长的土壤,从而也断绝了公民美德的真正来源。这或许正是现代政治越来越激进、从美德的关切来看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美德;规则;公德;私德;共和主义

作者: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清末民初的“公德私德”之辩及其当代启示

——从“美德统一性”的视域看

摘要:梁启超开启了以“公德”“私德”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与儒家伦理的先河,其后马君武、章太炎、刘师培、蔡元培等思想家对此问题都有所讨论或回应,尽管他们的立场各不相同,解决方案言人人殊,但他们都相信个人的道德品格具有某种统一性,都强调个人品格意义上的私德是一切公私道德的根本和源泉。梁启超后期更为强调“道德本原”与“节目事变”的区分,旨在说明道德本原与儒家道德的普遍性(超时代性)。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的建设,应该走出梁启超前期《论公德》中所谓“儒家重私德轻公德”的误区,接续其后期的思考,以儒学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公德;私德;道德本原;节目事变;儒学;美德统一性

作者:陈乔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再现“大九州”

——“《春秋》邹氏学”与“中国居中”之经学前景图像建构

摘要:以魏源为代表的《海国图志》之世界五大洲新图像,反映了晚清以降中国“居东”图式的主流与接受倾向。廖平面对魏源及其晚明源头利玛窦的西洋新图模式,自儒家典籍旧章中,以重读“大九州”的进路而“再现邹衍”,企图收编其学为“《春秋》邹氏学”。廖平一生经历的清末民初,皆在追索“孔子之学”在五大洲新世界意义再生的可能,如何将孔子之学置入世界,并且再度“居中”,正是廖平萦绕一生的课题。近代视域中曾被遗忘的廖平学,重读其图像模式的经学论述,是东西方遭遇下的“五大洲与大九州”之当代课题。

关键词:廖平;五大洲;大九州;《春秋》邹氏学;孔学与经学图像

作者:李纪祥,孔子研究院泰山学者,台湾佛光大学教授

汉武帝朝的秩级整理运动

——以比秩、中二千石、真二千石秩级的形成为中心

摘要:比秩、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是汉代以“若干石”为名的秩级序列中的特殊秩级,关于三者何时产生,学者有不同意见。本文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辨析相关核心史料,确认三者皆形成于汉武帝朝前期,其中比秩约在元朔之前,中二千石约在元光之前,真二千石约在元光三年之前。三种特殊秩级在10余年时间内集中出现,显示出武帝前期曾发起一场秩级整理运动。借助于这次运动,武帝期待秩级序列在实现大幅扩张、涵括大多数官职的同时发挥分等、分类功能,从而建立等级分明、类别明晰的秩级序列。武帝对秩级序列的精心设计,以及他在其他官制、礼制改革中所体现的齐整有序倾向,均表明武帝意欲建立垂范后世的“汉家制度”。

关键词:比秩;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汉武帝;秩级整理运动

作者:孙正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再论李岩其人

——顾诚《李岩质疑》辨误

摘要:已故明史专家顾诚《李岩质疑》一文认为杞县本无李岩其人,关于李岩活动的记述,都是地主阶级的文人编造出来的。但根据李自成进北京后当时人的各种记载,确有李岩其人。从李自成进北京至逃离,李岩均在北京。李岩谏李自成营救天启张皇后诸事,皆有所本,并非虚构。关于李岩的籍贯,最近在河南博爱县发现《李氏家谱》记载,博爱县唐村人李茂春第四子李信字岩,生于万历三十四年(),科考贡生。叔父李春玉字精白,以李信为嗣。崇祯十三年()李岩与堂弟李沐参加了农民军,崇祯十七年同被李自成冤杀,年三十九。由于李岩在杞县粮行经商,其父李春玉字精白,故误传为明兵部尚书李精白。顾诚认为明兵部尚书李精白无李岩其子,从而否定有李岩其人,造成了对历史事实的误判。

关键词:李岩;李公子;李自成;《剿闯小史》;《李岩质疑》;顾诚

作者:陈生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西文化碰撞中传统学术方法的

变迁与学术研究体系的重构

摘要: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以经学方法为主体,历经千余年演变而独具特色。自19世纪中后期起,传统学术方法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开始发生变革。学术界出现了以梁启超、胡适为代表的中西学术方法并用的“结合派”,以王国维、陈垣为代表的改良传统学术方法的“变新派”,以陈寅恪、饶宗颐为代表的发展传统学术方法的“传统派”等不同流派。前辈学者的学术实践为认识中国传统学术特点和重构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产生于东方文化环境中的中国古典学术具有迥异于西方学术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因此在重构当代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体系的过程中应从东方学术特点出发,以整理、会通古代典籍为基础,将中西学术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义理研究,重构具有“东方本位”的学术方法体系。

关键词:学术方法;西学东渐;东方学术体系

作者:郑杰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古礼学和礼制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的礼是传统礼学、庙堂礼典、乡里礼秩的综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古礼学和礼制研究成果丰硕。传统礼学中,中古从累积进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三礼义疏之学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庙堂礼典则经历了因不同背景的政权或同时林立,或此起彼伏而造成的一次次重构,这重构在曲折反复、内容变异的同时,也在丰富乃至改写着中古吉凶军宾嘉五礼的内涵,这方面成果迭出,个案累积丰富;乡里礼秩在中晚唐首先出现,出现了最初的“礼制下移”趋势,私家庙制、敦煌书仪、乡饮酒礼等均是此脉络中不同侧面的构成点,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稳步推进。

关键词:中古时期;礼学;礼制;三礼;五礼;改革开放

作者:杨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从道家到道教

——论《老子想尔注》的阐释方法

摘要:《老子想尔注》名义上是对《老子》的注解,实则“托遘”《老子》达到“以训初回”和“济众大航”的目的。它通过增删、篡改、曲解等手段系统地改造了《老子》,将“道”神格化,突出其“布道诫”的训示意义,引导人们追求长生成仙的道教理想。通过这样的诠释,将哲学文本改造成了宗教经典,为道教的形成及传播作了理论上的准备,是道教创立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道教;《道德经》;《老子想尔注》;老子

作者:陈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墨家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批评

摘要:墨家是先秦诸子中最早公开进行学术批评的学派之一。尽管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墨子仍然对“儒之道足丧天下者四政焉”提出了批评;而墨子后学甚至还有对孔子本人的攻击。墨家的“兼爱”“尚贤”“右鬼”“非命”诸论,则主要是针对道家杨朱学派“为我”“不尚贤”“无鬼”及“安于性命之情”之说的批评。在墨子时代,尽管阴阳、纵横、法、名、农、杂等其它诸子学派尚未正式形成,但它们的某些思想观点却已经存在,故《墨子》中也不乏对阴阳、纵横、法、名、农、杂及小说家等诸子学派观点的批评。

关键词:墨家;先秦诸子;静态比较;思想渊源;学术批评

作者:高华平,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孟子对早期儒家禅让学说的反思与重构

摘要:早期儒家禅让学说以传贤反对传子,固然有其反对世袭的意义,不过自身也有诸多理论困难。孟子通过对政治权力授权逻辑的反思,指出天子能够以天下与人这一早期儒家禅让学说的理论前提违背了基本的政治授权逻辑,从而重构出天子荐人于天、天与之、民与之这样综合三者的天子权位授予主体。其中,天是虚悬的至高主体,民是实质的授权主体。由此孟子构想了摄政、三年之丧、避让、民众讴歌等天子权位授予程序,重新解释了尧舜相继为王的正当性。孟子的重构,仍然继承了早期儒家禅让学说中尊贤尚德的精神,并通过精心的程序设计,肯定除了代表天意的民意广泛认同以外,任何个体的权、位授予或自主宣告都不具有正当性。

关键词:孟子;尧舜;禅让;世袭;君权更替

作者:夏世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荀子伦理学的理论特色

——从“国家理由”的视角说起

摘要:在先秦儒家中,荀子第一次明确地为政治国家的存在提出了逻辑清晰的辩护,而将“礼义”赋予“国家理由”的形式,使其获得“权力”与“道德”的双重身份,则构成了我们理解荀子伦理学之理论特色的不二途径。在荀子,国家是以“圣王”和“礼义”来表现的,礼义所具有的止争去乱的功能以及规范行为的性质,其实质是以“国家理由”的形式出现的;国家之所以必须并且必然,乃是因为其深深地根植于人的性恶的天性之中,而荀子所说的人性的“恶”,并不是在特定的伦理或道德意义上的恶,而应当被理解为政治意义上的“偏险悖乱”。如果说以“圣王”和“礼义”为代表的政治国家,其创立之初意原在遏制人之性恶的话,荀子似乎对此一政治国家抱持了过分的道德期许,远未及严肃思考政治国家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恶。

关键词:荀子;礼义;“国家理由”;权力;道德;人性恶

作者:东方朔,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自由主义人权观的人性基础及其局限

——历史主义的分析视角

摘要:西方自由主义的人权观产生于16-17世纪欧洲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启蒙思想家从人权的人性基础等方面回应了人权在政治领域的实践诉求,将自由权等消极权利论证为人权的核心。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自由主义人权观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在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自由主义的人权观经历了三次扩展,在人权的内容及人性基础等方面对启蒙人权观进行了修正,并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主义相互交织的背景下,由于自由主义人权观固守普遍主义等核心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

原标题:《《文史哲》年第5期目录/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4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