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以水代兵”的战略在军事史上是颇为常见的情形,从战国“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到南宋杜充“决黄河入清河以沮寇”,再到抗日战争之初国民政府炸毁花园口堤坝以阻日军西进,或攻城,或阻敌,“河流”这一自然物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始终有其独特的作用。
李自成之所以攻下开封,一方面由于守城官民物资日益匮乏,难以坚守;一方面在于时值秋汛的黄河冲毁破损的堤坝,淹没城池。下面本文将讲述李自成三次攻城的经历。
一、首次攻城。
崇祯十四年(年)二月初,李自成攻破洛阳城,杀福王朱常洵,河南巡抚李仙风急忙携汴兵从开封前往驰援。于是在初九日,李自成趁开封守军空虚之际,率部突袭开封,急行三昼夜,于十二日,抵达开封城下。
但城内官军已经做好守城的应急准备,“知县王燮急领衙兵登城堵御,各官皆画汛分防:巡按高名衡守西门,守道苏壮、推官黄澍副之;左布政使梁炳守东门,右布政使蔡懋德守曹门,知府吴士讲守南门,管河同知桑开第守北门,周藩承奉曹坤、左长史李映春率周府勇士八百人登西城守御。”
可见在洛阳失陷的情况下,开封城的应急御敌筹备做得颇为充分。与此同时,官府为了激励城内军民的战斗热情,下令“能出城斩一级者,赏银五十两;或射杀一贼者三十两;或射伤或砖石击伤一贼者十两”,所以一时形成了“百姓挈弓矢刀槊登城者如归市”的景象。
为了存活抑或钱财,城内军民均需奋战。时至乙未(十四日),李自成久攻不下,“怒甚,射终日,矢著城垣如猬”,而官军居高临下,箭矢如雨。到十七日时,李自成考虑到援军回防,恐形成对己不利的合围夹击之势,所以亲至城下窥瞰,却被官军射中左眼,以致失明,不得已于十九日撤退,此即李自成第一次攻打开封始末——以奇袭为谋略,历时七天,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结果。
关于“何人射中李自成左眼”一事,史料多有抵牾之处。《豫变纪略》载:壬戌(十七日),闯贼杂众贼中,亲至城下窥瞰,守备陈德意其为头目也,引弓射之,中其左目,深入二寸许,贼皆抱头惊拥而去,始知其为闯贼也,闯瞎子之名自此始。
具体何人难以确定,不过可以知晓的是,李自成此次攻城失败,且失其一目,势难罢休,况且鉴于开封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也为第二次联手罗汝才攻城埋下了伏笔。
综上,李自成久攻不下开封城的原因可概述如下:1.应急守城准备充分,各级官员各司其职。由上可知,开封守军得知洛阳失陷,福王朱常洵被杀,深知开封城不久将是李自成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如果不提早做好防御准备,定会落得同样悲惨的下场。所以从巡抚、知县、推官等地方官员到周王府的随从人员,一律严阵以待,各尽其责,故而在李自成率军攻城之时,开封城内上下已经做了充分应战的准备,才得以免遭城破的厄运。
2.官军、周王及其属员、民众之间的勠力同心,共同御敌。福王朱常洵深受其父万历皇帝的喜爱,曾因其出现“争国本”未果一事。万历四十二年(年)他就藩于洛阳后,仗着皇帝的宠幸,富甲一方,却锱铢必较。在李自成攻打洛阳之初,仍耽于享乐,善财难舍,等到紧急关头才出重金招募兵士,却为时已晚,落得个身死财散的下场。
对比福王的吝啬,末代周王朱恭枵在李自成攻城之时,不仅慷慨拿出家产资助军民,而且派遣所属部下积极登城御敌。城内民众虽然一部分潜逃、投降,但是大多仍留在开封城防卫。3.城垣坚固,守城军民以逸待劳。李自成军奔袭三昼夜,抵达开封后,急促攻城,企图一举成功。但是开封城池历经修缮和完备,守城能力大为增强。由上可知,开封外有护城大堤,内有土城、砖城,并置有敌楼、炮楼、垛口,强攻难以奏效。
故而守城官军借助坚固的城墙,居高临下,用矢、炮、矛、刀等武器反击李自成军队,所以一旦短期内没有攻下开封城,李自成部队的损失就会日增,此消彼长之下,城内官军的压迫性、急切性日降,守城的信心亦会提高。
4.洛阳援军回防开封。急速驰援洛阳的河南巡抚,得知李自成突袭开封后,尽快回防。这对战事的进程,起到了加速效果,城内官军得知援军将至,守城之心更加坚定。李自成获悉援军火速返回,更加急躁地想攻下开封,却被射中左目,欲速则不达,从而无果而撤。
一言蔽之,李自成虽然趁机攻袭开封城,但是由于城内守军早有准备,后致无果而终,但是由于开封重要的政治地位与关键的地理位置,使李自成不甘放弃,这才有了第二次攻城之举。
二、第二次攻城。
李自成第一次攻打开封未果之后,辗转豫地,并于七月与人称“曹操”的罗汝才合营,实力壮大,相继攻克了商水、许州、叶县、裕州、北舞等州县。当年(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罗联军携胜势之威复围开封府城,李军驻扎在应城郡王花园内,罗军则屯于城外繁塔寺。
对于此次攻打开封,城内守军亦有所准备:一则未雨绸缪。李自成初攻开封不久后,开封府官员开始招募兵士,添设营伍,用以增强军事实力。此外,祥符知县王燮创立社兵,按省城四十八地方,立八十四社,每社社兵五十名,择殷实有素行生员二人为长、副领之,外选总社五人,按五所五门,各置一人统之。
虽然社员的创立时日短促,但是所招生员颇具战力,整肃有纪,遂成俨然劲旅。所以在李自成二攻开封时,城内守军的军事实力不仅得到恢复,同时有所增强,防御能力提升;二则严阵以待。
李、罗联军初攻开封时,有所成效,督师丁启睿调来的三千南阳兵,一触即溃,悉数投降。但是城内守军却是披坚执锐、厉兵秣马。面对联军的攻城,守军皆画地死守,“巡按任浚守曹门,知府吴士讲、推官黄澍协守;知县王燮守北门,管河同知桑开第、周府承奉曹坤、乡绅张文光协守;左布政使梁炳守东门,都司谭国祯协守;守道苏壮守西门;巡抚高名衡守东门。总兵陈永福守南门。”
李、罗联军面对城内守军的殊死抵抗,攻、防双方皆死伤惨重。如联军刚攻破北门月城,登上瓮城,都司李耀率兵执巨挺击之;王燮掷火焚杀之后,登城者无一脱逃。相持数日之后,攻方用火炮炸城,率众挖掘城墙,随后督促步兵、骑兵冲入缺口,守军则多炮并发,攻城士兵死伤多人。
双方如此来回数十次,李、罗联军难以取得有效结果,所以无奈于次年(年)正月十三日再次撤退,第二次攻城失败。此次围城时长达二十日,李、罗联军虽然不克而去,但是从炮击、掘城等攻城战术上,可以看到农民军进行攻坚战的能力和意识不断增强,并非盲目、莽撞地蛮干;开封城官员的守城经验也在不断丰富,各种兵器、火器得到充分利用,严阵以待。
三、第三次攻城。
崇祯十五年(年)初,李自成相继扫平仪封、杞县、柘成等豫州地区,为三攻开封创造了条件。五月初二,李自成再度联合罗汝才,合围开封,李自成驻兵于阎李寨,罗汝才驻兵于横地铺。
鉴于前两次强攻战术的失利,李自成此次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同时采取其他方法来巩固长期围困的谋划:一是分党四出,目的是占领周边州县,孤立开封城。在包围开封城之后,李自成趁势攻陷了郑州、荥阳、新郑等州县,使开封处于孤立无援的状况,只能坐以待毙;二是遣兵刈麦,一穗靡遗。
“时濠外堤内皆种麦,将熟矣。步贼下堤刈麦,我兵亦出而争刈。······濠外麦虽尽,堤边之麦自若也。贼忽纵骑焚毁之。”而且由前所述可知,开封是一座政治性、消费型城市,在城之民多不积粮,所以在长期缺粮的情况下,易出现民食告艰、秽弃充饥的处境;三是围点打援,伪造官令。
开封再次被围后,朝廷命令督师丁启睿、保督杨文岳、总兵左良玉、虎大威等人急切驰援,军队号称四十万,联营河上,准备一战。面对官军声势浩大的支援,李自成一方面暂撤开封,移营南拒。
另一方面则是伪造左良玉的令箭,之后遥呼城下曰“贼旦夕成擒矣,但恐其潜遁入城,汴兵无多,当严守不可轻出。”守城官员信以为真,坚守不出,李自成由此避免了两面受敌的境地。
朱仙镇一役,李自成击败丁启睿等援军,官军四散而逃,自身难保,便难以援救开封军民。故五月二十五日,李自成得以复围开封。面对望援无期、民食告艰的情况,守城官员、周王及属员依旧苦守不降。
推官黄澍结义勇大社,竖大白旗于曹门上,大书:“汴梁豪杰愿从吾游者,立此旗下。”时郡王、乡绅、士民、商贾,无不愿入社。四方豪杰及土著智勇之士悉至,约得万人;周王乃尽出所藏金,募壮士守城。
城守者人予五十金,俾执白梃坐诸堞侧,俟见贼乃击之。虽然种种应对之策使守军可以一时对抗李自成围城带来的压迫,但是长期围困所带来的最直接的、无法避免的后果就是粮食难以为继。六月十七日乙卯,五隅俱闭户绝户。客粮已尽,民粮不卖,从此乏粮矣。
七月已十室九空,饿死者十之三。时至八月终,在围之人饿死者十七矣。老稚形骸如鬼。奄奄气息仅存。所以在围困日久、粮食匮乏的状况下,守城官军曾于六月与河南巡按御史严云京密谋,派兵掘朱家寨,以期水淹李自成军,然而却被发现,计策没有得逞;相对照的是,李自成也如法炮制,遣兵凿马家口,欲加速围城进程,同样没有奏效。
因为当时并不是黄河的汛期,水量有限,水势缓慢,止引细流至城下,深才三、四尺,随溢随落,竟不为害。三日流满海濠,更胜十万甲兵。
由此可见,人类行为的功效需要外在自然力的相应辅助和支撑;自然环境并非被动的陪衬或背景。李自成既然没有达到目的,便调拨万人取土填故道。时至九月辛巳(十四日)夜,双方已经相持四个月余,黄河此时已至一年四汛之秋汛,水量大涨,浩浩荡荡的黄水冲击年久失修的堤坝,冲开仓促填塞的两处决口,朝开封城袭来。洪灾过后,开封城内一片汪洋,已成泽国。
见此状况,李、罗联军遂移兵离去,河北援军趁势渡河,救出周王朱恭枵及其家眷、属员、守城官员等登舟逃出,普通民众则处境艰难,或淹死、或饿死、或为强人强兵所杀。这就是第三次围困开封事件的起讫,此一役后,开封城辉煌不再,其败落颓势在所难免。以河南杞县为典型案例,“浊流汹涌,由杞东下,幅员百里,一望浩渺,其后水涸沙淤,昔之饶腴,咸成碱卤,尽杞之地皆为石田。”
四、总结
综上而言,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对灌城开封事件的勘误,即或官军掘河或农民军掘河这种人为的破坏堤坝的性质,因为归根到底最终是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局部改造,而九月中旬达到黄河的汛期,冲毁堤坝以致淹没开封,则是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回应。
所以笔者认为,开封的悲剧,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所造成的结果。人类将自身意志施于自然,自然则将回应施于人类,故自然在其中并非背景或注脚,而是能够真正地参与其中,彰显其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