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敬佩粟裕,多半是出自于淮海战役之中。
其实不然,三大战役之前的豫东战役,粟裕的表现也是丝毫不输的。
可以这么说,粟裕拿下豫东战役的胜利,相当于第一次让国民党明白,自己或许是真的打不过解放军了。
例如此战中的邱清泉,在增援区寿年的途中,愣是被华野宋时轮的10纵给堵得死死的。
宋时轮
那豫东战役中的主人公区寿年又是如何被俘的呢?
为何这位国军败将仅仅两年就被特赦出狱?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粟裕和区寿年的故事。
粟裕打算先吃掉邱清泉豫东战役开始之前,粟裕就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
中原战场解放军虽然在兵力装备上略逊于国民党,但是野战机动能力强,国军看着几十万吓人,但是完全没有野战能力。
虽然在国民党中也有4个野战兵团,但是只要破坏其公路,敌军兵团就如断翅,也是有利于解放军作战的。
粟裕
于是粟裕设想,如果在运动中歼敌,那吃下对方兵团就容易得多!
随后粟裕便和其他几位领导人商议,直接陈情了中央,打算留在中原战场上对付国民党的这几个野战兵团,不再选择南渡长江,中央也同意了所请。
于是豫东战役的最初目标就定下来了,那就是歼灭国军的野战兵团。
而邱清泉是粟裕瞄准的第一个目标。
邱清泉带着第5军盘踞在徐州一带,两边就是河南和山东这样的重要战场,实在威胁甚大。
既然先吃邱清泉,那粟裕便开始决定部署计划,大致如下:
第一、先由陈士渠和唐亮二人带领部队挺进豫西一带,达到吸引邱清泉南下的目的;
陈士渠
第二、另一边由粟裕自己亲自率领部队渡过黄河,做出进入河南的姿态,吸引邱清泉更加快速北上;
第三、陈唐部队尾随邱清泉,粟裕再反过头来同陈唐部队共同包围邱清泉,直接完成吃掉邱清泉的战略目标。
部署完之后,粟裕下令实施计划。
河南忽然出现了共军,这让驻守在河南的国民党大吃一惊,直言还没见过这种架势。
于是国民党迅速做出变化,命令徐州的邱清泉带着第5军赶快返北挡住粟裕,另一边是刘汝明部队以及从苏北调过来的整编师担任邱清泉的助手。
这是粟裕没想到的事!
粟裕
忽如其来的增援打乱了粟裕的计划,看来吃掉邱清泉是不太现实了。
粟裕现在西靠黄河,南有邱清泉,东面又是大运河,如果国民党从北方进军,那解放军就会完全处于劣势,粟裕就会跑不掉的。
邱清泉看到粟裕的处境简直欣喜,一心想着反过来吃掉粟裕,这样的话一定会受到蒋介石的大力嘉奖,脸上也有光彩。
于是“活捉粟裕”的口号,一时间喊得震天响。
粟裕面对此情此景到没有慌张,虽然自己处于不利,但是尚可运动中作战,野战能力强于邱清泉和刘汝明的增援部队。
刘汝明
而且粟裕认为,只要邱清泉和增援部队敢对他下手,那兖州方面就会缺乏支援,到时候中央便可趁此机会攻城。
兖州等地被攻,邱清泉等部队必定回援,到时候粟裕自己的压力就会变小。
不得不说,粟裕无愧于战神之称!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还可以算得如此精准。
经过思考,粟裕决定放弃吃掉邱清泉的战略目标,改为:
“先打开封,后歼增援”
于是粟裕指示陈士渠和唐亮部队,直接北上,瞄准开封。
唐亮
粟裕改吃区寿年不得不说,粟裕瞄准开封实在是妙!
开封虽然不及南京在蒋介石的心中地位,但是开封是当时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在全国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而且此刻邱清泉和刘汝明等部队都在一心围攻粟裕,开封此刻是空虚的,最宜攻占。
于是陈士渠和唐亮率领部队开始猛攻开封。
国民党没想到粟裕这一手,因为解放军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主动攻占省会的先例,于是蒋介石急忙下令邱清泉派兵增援开封。
粟裕的压力瞬间小了很多。
胡琏
另一边除了邱清泉,蒋介石还派出了孙元良和胡琏分别带领部队去增援开封,但是都被阻击在开封之外了。
很快,开封被解放军攻占。
开封的丢失,使得蒋介石勃然大怒,于是蒋介石急忙下令邱清泉和刘汝明赶紧收复开封。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派出了新编的区寿年兵团。
区寿年就此粉墨登场!
粟裕审时度势,蒋介石这么大的手笔看来是要一举夺回开封,来势汹汹,粟裕并不打算硬扛。
邱清泉
于是粟裕下令陈唐放弃开封,转而向南转移,再次达到吸引邱清泉向南追击的目标。
但是粟裕的目标这次并不是邱清泉,而是区寿年。
这是蒋介石以及国民党众人绝对想不到的!
前面粟裕没有吃下邱清泉,除了没想到国军的增援部队之外,邱清泉属实难对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邱清泉的部队由3个整编师组成,还有一个快速纵队和骑兵旅,兵力强大不说,野战能力也并不弱于华野。
所以粟裕这次并不打算对付邱清泉,而是让陈唐部队虚晃一枪,因为粟裕要对付区寿年。
区寿年
区寿年的部队是新编的,部队之间没有默契,缺乏磨合,野战经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付他要容易很多。
陈唐部队听命撤出开封后,邱清泉迅速占领开封,随后派出大部主力追击陈唐南下。
万幸的是,区寿年掉链子了!
原来是区寿年部队在睢县和杞县两地附近停滞不前,因此耽误了进程,落了邱清泉部队一段距离,差不多有40公里。
天助粟裕!
于是粟裕瞄准时机,握住这个机会,对区寿年兵团发起了猛烈进攻。
区寿年
话说回来,很多人都不明白区寿年在墨迹什么?其实如今看来,区寿年磨蹭的原因可能和他不服蒋介石有关。
区寿年是粤系部队出身,对蒋介石是不服加不忠,邱清泉南下追击陈唐部队,区寿年压根不想出力,就是象征性的动一动罢了。
但是区寿年怎么可能想到,粟裕的目标是他,当粟裕把他围住的时候,区寿年简直眼睛都要蓝了。
区寿年被围,蒋介石着急坏了,急忙下令胡琏和吴绍周等兵团去增援区寿年,除此之外,邱清泉也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去与区寿年会合作战。
蒋介石
不过蒋介石怎么可能如愿?
吴绍周和胡琏这边被刘邓大军围得不能动弹,邱清泉则是被华野的宋时轮带着10纵堵住,一直脱不开身。
区寿年的情况依旧不妙,于是蒋介石又急忙联系黄百韬带着25师和第3快速纵队等部队去中原解围。
但是此刻正面局势已然不在国民党手中。
随后,邱清泉兵团距离区寿年已经不足10公里,而黄百韬兵团也只剩下5公里的距离,但是因为害怕不敢增援,竟然未能越雷池一步。
黄百韬
粟裕明白,这个时候应该撤了,打下去也不会有大的收获了,值得一提的是,粟裕要撤的时候,国民党各兵团竟然动都不敢动。
区寿年可笑,看着粟裕要撤,两边也有邱清泉和黄百韬二人护法,居然生了要吃掉粟裕的想法。
这正中粟裕下怀,粟裕直接顶住压力吃掉了75师,随后活捉了区寿年。
区寿年兵团被歼灭之后,粟裕又转向了黄百韬兵团,不过粟裕没那么大胃口,华野此刻的确已经不适合再继续作战。
所以粟裕设想,趁其害怕不敢反抗之机,吃下黄百韬的部分兵力即可。
粟裕
随后黄百韬被粟裕咬下了4个团的兵力,慌忙逃走,粟裕也决定放弃继续进攻黄百韬兵团,带领着部队撤回到了解放区。
豫东战役就此结束。
粟裕表示原谅区寿年豫东战役,粟裕最大的成果自然是歼灭区寿年兵团,挫了国民党锐气。
关于区寿年是如何被俘的,其中细节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据说是区寿年躲在坦克之中打算逃走,但是无奈解放军围追堵截,区寿年还是被团团包围。
区寿年表示誓死不出,于是解放军说话再不从坦克里出来,就给里面扔一个手榴弹。
听到此话,区寿年急忙从坦克中走了出来,嘴里大喊着“投降,投降”。
区寿年
而接下来区寿年的表现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当区寿年出来之后,解放军层层围了上来,区寿年以为解放军要对自己动手了,一下子吓到腿软。
解放军急忙主动扶起区寿年,声称不会伤害区寿年,会以礼相待。
后来在去战俘营的路上,区寿年一直强调自己是粟裕的朋友,走了一路,说了一路,就是为了自保。
其实粟裕和区寿年哪里有什么交集!
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也是南昌起义的时候了,两人都参加过南昌起义,但是那个时候粟裕和区寿年也并无交集,何谈朋友呢?
随后区寿年被押解到战俘营,粟裕也亲自面见了区寿年,还和区寿年讨论了对于战局的分析考虑。
区寿年
区寿年这时候还非常高傲,内心嘲笑粟裕看不清楚战局,还要和自己来讨论,枉费是共军名将了。
其实区寿年哪里明白,这是粟裕的谦虚品格罢了,只怕是区寿年日后想起这件事情,也只会羞红了脸吧。
毕竟粟裕的战绩,谁敢说比他更强呢?
别说是区寿年,就算是杜聿明这等悍将,能在军事生涯中输给粟裕这样的对手,也是荣幸吧。
后来区寿年作为战俘,被关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经过共产党改造,区寿年明白了自己的过错,明白了对粟裕的不尊敬是错误的,区寿年也表示愧疚万分。
粟裕
于是区寿年主动给粟裕写了一封诚意满满的道歉信,表示曾经对藐视粟裕的行为做出道歉。
粟裕一如既往的大气,表示接受了区寿年的道歉。
知错能改,就还是中华的好儿女,共产党是不会放弃你们的!
区寿年仅仅两年便被特赦的原因众所周知,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都要进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进行改造。
而年的时候,我国才进行了第一次特赦,在第一次特赦后,例如王耀武、杜聿明等人,都是在这一年获得了自由。
但区寿年却并不是,年区寿年被俘之后,仅仅两年便被特赦出狱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何区寿年能早九年便获得自由?
区寿年故居
其实总结起来,区寿年被早特赦的原因莫过于三点,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区寿年本身积极改造。
这一点其实很多的国民党降将做不到,例如杜聿明,进入战犯管理所之后,也是对我军战术极为不屑,直到后来在抗美援朝的时候,态度才有所好转。
还有一位叫做文强的国民党特工,进入战犯管理所中拒绝改造,经常大肆宣传共产党的坏话,实在难以管理。
而区寿年则显得十分受训,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十分配合工作人员,从来不主动闹事,虚心接受改造,还批判蒋介石集团的一系列腐败事件。
第二、区寿年的“出身”很好。
前文说道,区寿年是粤系出身,并非是蒋介石所谓的嫡系亲家子弟出身。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
而且区寿年也不是黄埔毕业的,而是大名鼎鼎的粤军第19路军出身,这支军队可是著名的抗日军队,是立下大功的。
在淞沪会战中,就是这支军队打的日本人节节败退,可谓是扬我国威!
后来因为反对蒋介石,19路军被解散了,只剩下区寿年为蒋介石所用,其他人都靠了边甚至销声匿迹。
不过区寿年依然不服蒋介石,还拿自己当做是19路军出身,所以“出身不错”的区寿年,因为这一点也算是得到了些许优待。
第三、区寿年有个“好亲戚”。
很多人嘲讽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蔡延锴
总所周知,区寿年有一个舅舅,而这舅舅就是蔡延锴。
蔡延锴与共产党的关系很早,早年参加过南昌起义,还加入过共产党,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蔡延锴还投靠过蒋介石。
但是蔡延锴绝对不是蒋介石的忠诚部下,也帮助过共产党在背后违抗过蒋介石。
所以总的来说,蔡延锴和共产党的关系还算是亲切,并无太大隔阂,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蔡延锴经过周总理的劝解,选择重新回归了共产党。
区寿年和蔡延锴的情况几乎一样,说到底不是坚决的蒋介石追随者,而且的确是积极的配合改造,并无太大过错。
所以区寿年被关押两年之后,就获得了释放,算是一个特例。
其实纵观国民党的许多将领,像区寿年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王耀武
王耀武在济南战役前释放百姓和地下党,是为了不造成更大的伤害;
邱维达在淮海战役中主动投诚,也是为了早日回归正确道路;
......
如果这样的心境澄明之人再多一些,新中国是不是会更快地解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