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年秋,赵伊坪进入北平民国大学就读。后因经济困难,他被迫退学。年,赵伊坪奉派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做兵运工作,经朋友介绍赴西北军田春芳第二十四师任军械处录事。化名“赵罗萍”。在这里,他结识了两个富有正义感和具有强烈革命要求的青年,一个是参谋处参谋熊寄飘(熊义吾,又名张介民),一个是副官处副官朱慨夫(朱聘三)。他们三人共事相处,志同道合。赵伊坪知识渊博,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常常给他们两人谈时事政治,讲文学典故。熊寄飘和朱慨夫对赵伊坪非常钦佩和尊重。赵伊坪还不断找他们商谈如何结识好友,深入连队,发展进步官兵,开展革命活动。
在赵伊坪的组织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他们掌握了田春芳约一个营的兵力(一个手枪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骑兵连和个别排班、,积极准备发动兵变,把队伍拉出去,开展游击战争。
年夏,中原大战爆发,西北军东出潼关,进军河南。二十四师在杞县农村驻防期间,赵伊坪结识了进步青年王长简(即师陀)。他在王长简家里见到许多进步书刊,爱不释手,经常到这里阅读,并和王长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年秋,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失败。部队在撤往陕西的途中,遭到杨虎城部截击收编,赵伊坪等培育的革命火种,经过这次变故,损失殆尽。
年春,赵伊坪又转到杨虎城所属西安警备司令马青苑部工作。经朋友介绍,他担任了西安警备司令部的秘书。熊寄飘到杨虎城部武士敏旅当参谋。熊寄飘在给赵伊坪的来往信件中常常流露出对革命工作急躁的情绪。赵伊坪对革命仍充满了信心,给熊以关心和帮助,劝他安下心来,相信革命最终是会成功的。赵伊坪还通过王长简得到了朱慨夫的消息。朱慨夫已加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省委领导下,负责鲁南地区党的工作,为了加强山东兵运工作的开展,山东省委决定让朱慨夫利用他与鲁南民团军司令谢书贤是表兄弟的关系打人该部。朱慨夫懂军事,口才又好,很受谢书贤的重用,不久被提拔为鲁南民团军指挥部副官长。这时,朱慨夫为扩大在民团军的进步力量,积极寻找赵伊坪和熊寄飘。
(三)
年春,赵伊坪经河南大学的反帝大同盟会员康午生(即王国权)介绍,到新创办的杞县私立大同学校任教。大同学校是由民主人士王毅斋倡导创办的,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先后到该校主持教务或任教。它是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躲避敌人追捕的避难处,也是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青年的阵地,以后又成为共产党在豫东地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救亡活动的中心。
赵伊坪到校后,担任国文教员,同梁雷、郭晓棠、傅孤侣、杨伯笙、王乐超等中共党员一起在进步教师和青年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激发大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情。讲课时,他常常撇开课本,向同学们讲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故事,启发教育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思想。在白色恐怖的、环境里,大同学校抗日救亡的空气异常活跃。每逢九·一八等国耻纪念日或反动政府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赵伊坪就和其他进步教师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他还带领学生到县城内店铺商行里查禁日货,撕毁日货商标,搞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