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为年杞人力量思想年会准备的发言稿。
杞人力量思想年会,是希望离乡在外的游子,关心家乡的建设,回乡献计献策、聚能赋能,产业兴乡,文旅兴县。通过杞人力量思想年会,提炼杞人精神,再塑杞人气质,树立杞人榜样,传承杞人文化。
年杞人力量思想年会因新冠疫情大暴发而取消,本文稿曾单独发给几位乡亲和有关领导进行交流。今天再次借《豫记》平台,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撰文
黄海涛
01/
人杰地灵的杞县,
有许多待开发乡村资源
首先,我想通过回顾历史,向先贤致敬,寻求动力。
杞县历史,人杰地灵。杞县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杞县这块土地上,历朝历代都有先哲在国家、社会的主流层面,贡献出政治的、经济的、特别是文化的智慧。
从伊尹的理政文化、到杞人忧天的科技文化(“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最初描述者。“天,积气耳”,是天体构成理论的最初描述者)、再到二蔡的艺术文化,乃至流传至今的其他历代各类文化,雍丘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的诞生地和聚集地。影响历史、国家乃至世界的文化人物与事件在这里比比皆是。
这是一笔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一笔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宝贵财富。
杞人在这块土地上参与书写了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最繁荣的时代鸿篇,形成了具有深刻文化渊源与价值的“杞国文脉”。
对于“杞国文脉”我们不能满足于精神上的仰望而将其束之高阁,用好它、盘活它,才是真正的善待它。
其次,我想通过展望时代,向当下致敬,寻求方向。
如何回答治国理政、重心下沉到县、乡这个命题?这是一道不能敷衍的问卷。全国各郡县、乡镇都存在面对未来如何规划的严峻考验。
基于此,结合杞县历史文化资源的实际,我建议可祭起“杞国文脉”这面旗帜,整体考虑“文化立县、文化助乡”的构想,构建出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符号鲜明、文化经济可期待的文化杞县和一系列文化特色乡镇,垂范人们对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的愿景。
首先要做的是再塑杞人形象。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这则寓言在流传的年中,一直被误读,被解释成杞人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距列子生活的年代不远,豫东和鲁西曾下过一场流星雨,接而发生了地震,地面被撕裂了许多大沟。
对这个自然灾害恐惧的,恐怕不只是杞国人,只是在郑州莆田生活的列子,不仅看到了而且描述了遭受灾难的杞国而已。
即便是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也是杞人贡献的中国智慧和美德。
两千多年了,约定俗成了,对这个成语,我们也不想改变什么。但是,新时代我们要用杞人精神、杞人力量来改变世俗上对新杞人的误解和偏见。这就是文化的意义、价值和力量。
思想年会的目的也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大道之行,始于足下。
本次年会思想主题是“乡村振兴的乡贤力量”,传承乡绅乡贤文化,发动新乡绅乡贤探讨回乡建新乡村的方向与内容,探索新乡村建设的新机制新手段。
我不希望老乡们回来,放一枪就跑。希望年会后,成立议事办事机构,有效组织,责任到人,扎实推进。推动杞县的新乡村建设,从憧憬到目标,从纲领到措施,从策划到落地,希望完成杞县新乡村建设实质性的逻辑转化。
在这里我斗胆对杞县新乡村的建设方向、开发模式、业态选择、商业逻辑,做一个粗线条的梳理。概括为“三乡工程”:市民下乡、乡贤返乡、产业兴乡。
02/
新乡绅乡贤的定位与情怀
请允许我用新乡绅乡贤并列概念阐述我的观点。
如同杞人忧天需要重新解读一样,对新乡绅乡贤也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新乡绅乡贤,与传统的住在村里的乡绅乡贤有所不同。传统乡绅乡贤是指在地方上有钱、有文化、有声望、有社会地位的一个特殊阶层。
新时代,新乡绅乡贤是指一些曾为官、为商、为教在外打拼的成功者。当然,现在的大多数新乡绅同时就是新乡贤。
新乡绅乡贤作为乡村社会的精英群体,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具有乡土情怀;既具有思想道德的精神力量,又具建设家乡的物质能量。
根据乡绅乡贤本身的性质、特点,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乡绅把资金实体投入到乡村,用能产能;乡贤用知识智慧投入到乡村,聚能赋能。
我这里建言的新乡村建设,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新乡绅乡贤的回乡投资。
新乡绅在这个项目中应该是雪中送炭者,新乡贤是锦上添花者。
严格来说,新乡绅乡贤,只有回归到本乡才称之为乡绅乡贤。这是杞县新乡村文化建设能否立起来的关键。
我提倡的口号是:乡绅乡贤,共建家园。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乡村人才的支撑力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新乡绅乡贤力量的加入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带来新的推手、新的希望。
要充分发挥好新乡绅乡贤的社会作用,首先要“组织起来”。
杞人力量思想年会的民间组织是一种形式,但这仅仅是发起组织形式,更为深刻的议事组织形式,还需要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召集,这是更加有力的组织形式。
对乡绅乡贤参事组织的性质、会员、机构成立、工作任务、工作制度、总体要求、民主协商、基金资助、会议举办等,都要进行明确定位和规范。
把有情怀、有能力,转化成有规矩、成方圆,形成乡村的“政治、自治”相融合的新乡村振兴体系。
比如成立“杞县乡绅乡贤振兴乡村促进会”,要在项目上见实效。典型带动、示范推动,把全县各乡村的事情办好。
03/
发动新乡绅乡贤
回乡建新乡村
位于郏县城西1.5公里的广阔天地乡邱庄村的一鸣书居,系河南知名媒体人黄普磊为给农村孩子一个静雅的读书环境拆除祖屋所建。它也是郏县广阔天地新乡绅乡贤建设的一个项目。
实际上,目前该书居的开发内容,还远远未达到我参与策划时建议的内容。即便如此,书居开张后,从吸引本村村民到吸引周边游客,再到吸引全国游客,每日应接不暇。
书居除了新乡绅乡贤自投资金外,还争取了河南春申基金、政府的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平安农村扶持资金等多项政策资金的扶持。
河南当前的乡村振兴面临三重机遇,即“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
杞县乡村振兴对应的产业结构是,黄色的根基(黄土地农耕文明的基因),红色的血脉(把生命照顾好、把灵魂安顿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绿色的道路(生态种植业与加工业),表现为根生于土(基因),血浓于水(胎记),命赖于绿(底色)的生命三原色主题。战略布局升级,从绿色农业、加工业升级到红色、黄色的全域旅游、乡村振兴。
我一直认为,所谓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不一定是万能妙药。因此,新乡村的业态选择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方面,不是乡村固执地保留阴暗潮湿的老屋,但要保留喝老酒唱老歌的乡愁。另一方面,无差别的所谓城乡一体化,将丧失乡村存在的基本基础。
因此乡村振兴要保持本色,活态的文化,动态地传承,这是一剂良药。
项目把控的本质是,并非单一文旅资本运作,是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域为单位的农、文、旅、教结合,一二三产融合走向绿色生产方式,不是简单的乡村观光旅游业。
各地的条件不一样,那么新乡村建设,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我们杞县地处平原,没有山水名胜可依托。同时没有更多的大规模工业产业园落地。
但是,杞县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尽管靖康之变后,中国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传统文化副中心仍旧是开封和杞县。
据统计,北宋后河南出了五个状元,两个出在开封,两个出在杞县。杞县是中国革命老区,红色革命文化是一笔特殊的文化遗产。
因此,杞县乡村适宜开发具有历史人文特点的文旅产业。抓住文化优势、深挖文化资源、做好文化选题、实现文化突破、落实文化担当。
一句话,在上述历史文化名人的家乡,分别开发类似于一鸣书居的宅子,辅之以绿色种植业、加工业沉浸式参与,形成红黄绿三原色产业化的逻辑闭环,这样就把乡村的红黄绿资源转化为资产、资本,成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以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开发为例,每个乡村由新乡绅选择一个“故居点”,利用宅基地建一座“新故居”,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入手,开展本土特色服务。讲述文化故事,品味乡村生活。
以点启动,单点突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矩阵。由乡村遍地星火,到全域多元一体,形成新乡村文旅产业的点、线、面格局。
把“异域求异”“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打造成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和农业生活体验。不仅留住了以往的乡愁,我们还打造出了新的乡愁。
04/
抓住国家政策,
培育有文化底蕴的商品集群
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在河南省新县召开年全国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总结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政策引领、财政扶持、示范引领在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建旅游美好生活的征程中都迈出了一步。
抓住机遇,站上风口。这就要求我们,做好选题,讲好故事,赢得政策的支持。
在投资策略上,量力而行,因势利导,合作共赢。不搞一刀切,各具特色才有价值和竞争力。
乡村文化是什么?乡村文化就是把习以为常的熟视无睹,做成揪心的乡愁。
因文旅而带动全产业链的转型发展,正在成为一种各国都高度重视的产业发展趋势。而文旅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又是最活跃、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打造好“吃、住、行、游、购、娱”的品牌,通过这些要素的提炼,让人们获得和提升新乡村红黄绿文旅的参与感与沉浸感,唤起人们旅途中的美好,实现招得来、留得住、住得下、玩得好、还想来的全域文旅闭环。
货真价实、亲情真诚的优质服务,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
我们都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希望党政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游子的情怀,有必要组建一个策划顾问团队来参与家乡的各个方面的规划,群策群力。
我们过去也多次参与地市一级政府的、国家级协会的和大型国际上市企业的创建策划并指导实施。有些项目还是我们亲自操盘。
我们有过这种策划的经验,我们在参与其他策划的时候是收费的,但是为家乡的策划是免费的。希望党政有关部门要利用好这一笔宝贵的资源。
期盼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杞县振兴乡村的建功立业中,形成新杞人模式,树立新杞人榜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
黄海涛
文化生态学者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原文化部东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研究员、
郑州市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