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焦裕禄,一定会想到他带领着兰考县的群众们种植泡桐树,帮助抵御风沙的侵袭。
焦裕禄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一直被谨记。
然而在多年之后,焦裕禄的次子焦跃进,跟随父亲的脚步踏上了兰考县这片土地,继续着父亲生前的愿望。
在兰考县,焦跃进被当地的群众们亲切地称为“小焦书记”。
那么,焦跃进是如何继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他又为群众们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艰难的童年生活
焦裕禄的一生有6个子女,焦跃进是他的第五个孩子。在焦裕禄去世时,焦跃进还只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娃娃,知道的东西并不多。很多东西父亲焦裕禄没有告诉他。
在后来,焦跃进每次想到这些,总是会说道:“爸爸去世得早,很多事情他都没有教过我,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遗憾。”
在焦裕禄去世后,焦跃进的母亲徐俊雅从没有向组织上申请过任何救助金,而是选择一个人挑起生活的重担。
当时,徐俊雅和几个孩子住在县委大院附近的三间小瓦房里。时任县管理工作的王怀彦去徐俊雅家里送工资时,看见灶台上放着一碗剩饭和早已经发黏的窝窝头。
“俊雅,这窝窝头都已经发黏了,你怎么不扔掉,还让孩子们吃这个?”王怀彦拿着窝头说道。
徐俊雅接过王怀彦手里的窝头说:“搁在水里泡泡,吃的时候再上笼一蒸,孩子们吃得可香了。”
王怀彦听到徐俊雅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便问她一个月的工资够不够一大家子人用。
徐俊雅摸了摸头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工资发下来,买点面跟煤球,剩下的不多,有多少就花多少。”
焦裕禄在世时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块钱,在县统计局工作的徐俊雅每个月的工资是50多块钱。
焦裕禄去世后,全家老小全靠着徐俊雅50块钱的工资生活。
王怀彦知道徐俊雅自己带着六个孩子,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从口袋里拿出20块钱,趁着徐俊雅不注意偷偷放在盘子下面。
临走之前,还跟徐俊雅说道:“老徐,你往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跟组织说一声,组织肯定会帮一帮你的。”
在焦跃进的印象里,母亲徐俊雅总是很忙碌,不仅要忙着赚钱,还要忙着照顾他们几个小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要早起做饭,等到焦跃进和几个孩子吃完饭之后,徐俊雅才收拾好东西去上班。
有的时候,焦跃进晚上起来上厕所,总是能看见母亲拿着父亲的衣服默默地哭泣。
那个时候,焦家最怕的就是过春节。自从焦裕禄去世后,徐俊雅整天以泪洗面,默默做着自己的工作。每到除夕夜,徐俊雅总是流着泪在夜里包饺子。
年幼的焦跃进和几个哥哥姐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片和欢笑声的春节。
由于家里经济困难,焦跃进童年时就没有穿过新衣服。一件衣服,哥哥穿完弟弟穿,实在是没有衣服了。徐俊雅就把焦裕禄的穿过的旧衣服找出来,再用剪刀和针线改小。而徐俊雅自己却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有一次,徐俊雅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就提着篮子在寒冷的天气里去买鸡蛋。商贩接过徐俊雅递来的10块钱说道:“我手里没零钱,一下子找不开,你现在这里等会我,我去前边换点零钱。”
当时,徐俊雅也没多想,就在原地等着商贩回来。
可没想到的是,徐俊雅等了好久,也没有见商贩回来,徐俊雅急得大哭,那10块钱可是一大家子人整整一星期的生活费。
不过好在,那个时候焦跃进的姐姐焦守凤已经长大,能够帮助母亲分担一些家务。
在焦跃进的记忆里,父亲焦裕禄总是高大而严厉,经常不在家。他对于父亲的印象,大都是来自母亲和邻居们的描述。
姐姐焦守凤总会在空闲时,给焦跃进和几个弟弟妹妹讲关于父亲的故事。
“我们的爸爸焦裕禄,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带着兰考县的百姓把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焦守凤骄傲地说道。
“姐姐,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年幼的焦跃进拉着姐姐的袖子,脸上充满了疑惑。
“为人民服务就是让饿肚子的人有饭吃,生病的人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焦守凤向焦跃进解释道。
“那爸爸好厉害,我以后要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焦跃进高高地举起小手说道。
“我也要,我也要。”小儿子焦保刚也学着哥哥的样子把双手高高地举起。
“好,那我们以后都要成为像爸爸那样,为人民服务的人。”焦守凤搂着几个弟弟妹妹,眼睛里含着泪水说道。
“好!”焦跃进和其他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喊道。
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焦跃进是幸运的,他没有像其他的哥哥姐姐那样,早早地就辍学去打工补贴家用。而是在母亲徐俊雅和姐姐焦守凤的支持下,继续在学校里念书学习。
也正是有了这份支持,焦跃进将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焦跃进从小学开始,成绩在学校里就一直名列前茅。
不仅如此,焦跃进还从课本上学到了更多关于父亲的事迹,对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高中毕业后,焦跃进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决定下乡当一名知青。
但是去哪里成了焦跃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不想前往离家太远的地方,因为他始终牵挂着年纪渐长的母亲,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放弃的梦想和抱负。
最后,经过一番思考,焦跃进决定去往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河南省兰考县。
在出发的前一个晚上,母亲徐俊雅单独把焦跃进叫到一旁:“你去了之后,一定要记住你是焦裕禄的儿子,不要搞特殊化,更不要想着仗着父亲的功劳好吃懒做,知道吗?”
“你放心吧,妈,我一定会牢记爸爸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焦跃进拍了拍母亲的手说道。
听到焦跃进的话,徐俊雅才放下心来。自从丈夫去世后,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躺在丈夫留下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如今,看到焦跃进一直牢记着丈夫焦裕禄的精神,徐俊雅内心也感到十分欣慰。
当焦跃进踏上兰考县土地的那一刻,眼前仿佛出现了父亲的身影。焦跃进对于兰考这个地方充满了感情,在这里,他总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鼓励。
因此,焦跃进刚来到农村时,便担任了生产队队长的职务。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小砖窑里手工脱胚,这是最重最累的工作,当地的百姓都用“脱坯打墙,活见阎王”来形容这项工作。
足以见得这项工作有多不容易了,焦跃进每天都要搬运多块砖坯,一天下来手都磨破了。到了晚上,浑身疼得都睡不着觉。
当地的百姓心疼焦跃进,都让他换另一项工作。但焦跃进却拒绝了,他说道:“当年,我父亲的工作比我这个还要艰苦,他都能坚持下来,我为什么不能坚持。”
空闲的时候,焦跃进总是让当地的百姓给他讲述父亲当年的故事。
焦跃进听着百姓们的讲述,对父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当初,焦裕禄刚来到兰考县时,这里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沙漠,肆虐的风沙常年侵扰着百姓们的生活。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焦裕禄亲自去查看风口。下暴雨时,他淌着齐腰深的洪水去查看洪水的流势。
针对兰考县的情况,焦裕禄便开始种植泡桐树,以此来抵御风沙的侵袭。
焦裕禄每天都扛着锄头和群众们一块种树干活,肆虐的风沙打在焦裕禄的脸上。种好树之后,他又带头担水给每棵树浇水。每次回到家,妻子给焦裕禄洗衣服,洗出来的全是沙子。
其他人都劝他不要这么拼命,可焦裕禄却不同意:“我是干部,有些事情如果我不带头做,还有谁会做。”
不仅如此,焦裕禄还与百姓们同吃同住,衣服破了就补补再穿上。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子烂了就再翻过来用。
妻子徐俊雅见到他的衣服全是补丁,就想给他买件新衣服,可焦裕禄却说道:“现在兰考县的群众们遭遇了灾难,生活都很艰苦。咱们的生活跟群众们比起来算是很好了。这衣服,我缝缝还能再穿好几年,不用买新的。”
在救灾治水的过程中,焦裕禄穿着一件黑色的雨衣,跟群众们一块抬沙袋,堵缺口。
困了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会,饿了就拿出自己带的干粮吃几口,然后接着干。
焦裕禄与群众们同甘共苦,哪里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全心全意为了群众,却唯独没有自己。
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县的群众们终于摆脱内涝、风沙和盐碱这‘三害’的侵扰。
并且焦裕禄带头种植的泡桐树,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能发展成了一个特色产业,他们用泡桐制作古琴和家具,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条经济道路。
即便是在焦裕禄生病期间,他还在想着群众的生活问题。
在听完父亲的故事之后,焦跃进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抱负。每天干活也更加有劲。
在兰考县的十几年里,焦跃进当过生产队的队长,也当过老师。群众哪里需要,焦跃进就到哪里。
和父亲焦裕禄一样,焦跃进积极走向群众,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干过。
之后,焦跃进毅然选择留在兰考县。他想要完成父亲的愿望,让兰考县的群众们都过上好日子,不再为吃穿发愁。
此后的日子里,焦跃进始终坚持为群众谋福利,他的辛苦和付出,百姓们都看在眼里。久而久之,群众们都称他为“小焦书记”。
这可称呼,不仅包含了群众们对他父亲焦裕禄的尊重,还代表着群众们对焦跃进的肯定和鼓励。
年,在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林里,焦跃进看着父亲的雕像满含热泪。他朝着父亲的雕像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哽咽着说道:“爸爸,您看,兰考县的百姓们终于脱贫了,您的愿望实现了。”
‘大蒜’书记
焦跃进在担任杞县书记时,经常为了当地群众的们的生活而发愁。
杞县的大蒜,不仅个大而且皮白,拥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是没有形成一定规模,根本就没有市场。
当地群众种植的大蒜,只能坏在仓库里,或者低价售出。
焦跃进得知后,便带着当地的几名干部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农产品产销见面会。
为了打开杞县大蒜的销售市场,焦跃进亲自在见面会上当起了“推销员”,向前来购买的顾客热烈的推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焦跃进的努力,杞县大蒜很快就有了名气。趁着这个时候,焦跃进又提出了“大蒜兴县”战略,扩大种植大蒜的面积,并且相继建成了上万亩的无公害大蒜基地,使杞县一跃成为了全国第二的大蒜生产出口基地。
为了感谢焦跃进,当地的群众都叫他‘大蒜书记’。
“工作要干好,必须往下跑”,这句话是焦跃进的口头禅,每次到基层检查工作时,焦跃进很少听汇报。而是直接进入村子,挨家挨户地了解情况。
群众们遇到的问题,焦跃进都是当场办公,立即着手解决群众们的难题。
父亲是激励焦跃进一直前进的动力,焦跃进也曾说过:“我时刻都要记住我是焦跃进的儿子,如果我的工作出现失误或者搞政治腐败,别人就会说焦裕禄的儿子怎样。”
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焦跃进终于明白了父亲那句‘不能搞特殊化’的意义。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焦裕禄,他的精神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
而如今,他的儿子焦跃进也继承了父亲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以自己的父亲作为榜样,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关心爱护孤寡老人。
焦跃进并没有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百姓走出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无论称他为‘小焦书记’,还是焦裕禄的儿子,都不会改变他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态度。
焦跃进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着父亲的精神。如果此刻焦裕禄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严于律己,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他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