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被政治军事耽误的书法家

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文/丁瑞虎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逐鹿中原。袁绍,曹操,孙权,刘备……一时多少豪杰,叱咤风云。

曹操(公元年-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乱世之中,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在军阀混战中占据主动,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东汉末年壁画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很多人不知道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南朝的书法评论家梁瘐肩在其著作《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共九品;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怀瓘,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把它们划分为神、妙、能三类:杰立特出者为神,运用精美者为妙,离俗不谬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品。

早年,曹操在都城长安与大学问家蔡邕交好,蔡邕(年-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小蔡邕22岁的曹操在这个大学问家的影响下书法、文学等方面都获得极深的造诣。

蔡邕传世书作之一

后来曹操聚天下书法英才于许都,比如师宜官、梁鹄、钟繇、邯郸淳、韦诞等,皆精八分书,但曹操独爱梁鹄书,常将梁鹄书迹悬于帐中,或挂于壁间观赏,认为梁鹄的书法在气势上要胜过师宜官,因此曹操宫中的题署多出自鹄之手。如果将梁鹄的字与邯郸淳相比,“鹄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鹄谓淳尽得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历代书评曾有:“孟皇功尽笔势,字入章中”;“太祖(曹操)忘寝,观之丧目”的美誉。可见一代枭雄果然和常人不同,对于书法也有独特的爱好。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曹操剧照

宋郑樵在所著《通志金石略》中收录有曹操书写的《大飨碑》,明杨慎在《丹铅总录》中提到元朝时还有曹操书写的《贺捷表》,清叶奕苞在金石录中说,曹操在武昌黄鹤楼侧曾写有特大、淳淳有生气的“涌月台”三个正书大字。可惜的是,上述的曹操这些书作现在都已失传。

曹操唯一传世书作

公元年(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军到汉中西征张鲁,经过栈道咽喉石门(今陕西褒城时),看到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散溅出,水大石众,犹如滚动的雪团,即兴书“衮雪”二字并命人刻于河中礁石上。此石现存于汉中博物馆,专家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评判,“衮”字一撇一捺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则有静态质感,行笔放纵不羁。风格圆浑流动,寓刚劲于柔和之中,犹如绵里藏针,极具波涛澎湃之势,堪称书法之妙品。

汉中博物馆

曹操虽善书法甚至造诣精深,但因政事、战事繁忙,少有书写机会,现留存于世的书作也就硕果仅存了。如果曹操不是在政治、军事上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肯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产的著名书法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0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