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洛阳城周围都有哪些城邑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东汉洛阳城所在的洛阳盆地面积狭小,只有区区平方公里,所以它周围的城邑大部分都是四邻郡国中的郡城、诸侯国都以及县邑城等。在这些城邑中,有一些地处交通要道、战略要地的城邑对洛阳城能够形成军事护卫,至关重要。关隘在洛阳城军防御体系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考古发现的有新安函谷关,并建有关城。散关关城正在勘探之中,相关新资料并未公布。

东汉王朝建立后,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区域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洛阳城周围的各郡城、县城及侯国封邑,它们作为地方性的行政中心,除了少数扼守交通要道,地处战略要地,具有较高军事价值的城邑外,其他城邑也就无需驻扎大量军队了,即便有一些军队驻扎,大概也是仅仅能够满足维护当时社会治安的水准,所以这些城邑政治职能、经济功能、社会管理职能更为突出,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央集权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的体现。需要强调的是,东汉洛阳城周围虽然有很多的城邑的存在,但它们并非都是具有军事价值的城邑。

(一)河南尹

洛阳所在之地,秦时为三川郡,汉高祖更名,世祖都洛阳,改河南尹,《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河南尹领县二十一。目前考古发现的主要城址有:荥阳故城(今荥阳境内)、京县故城(今荥阳境内)、宛陵故城(今新郑境内)、启封故城(今开封境内)、汉河南县城(今洛阳境内)、滑城村古城(今偃师境内)、新城故城(今伊川境内)河南尹辖区内有很多城邑与洛阳城军事防御关系紧密,其中,汉河南县城、荥阳故城的考古发掘相对比较充分。

1.汉河南县城

汉河南县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郊的小屯村,是八关之内护卫东汉洛阳城的一座重要城邑。20世纪50年代,城址中部进行过小规模的发掘。城址平面呈近方形,东西长米,南北米,周长米。

在城址的西南处发现基址一处,可能是东汉时期的官署。在城内偏东北有东汉时的房屋、粮仓、古井、古水道等遗迹。从发现情况来看,可能是居民区,出土遗物表明城乡居民分工不显著,县城中居住着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城址中南部有一处汉代的冶铁遗址和一座烘范炉。在城址的东南部与远离县城的瀍河东岸发现汉代窑址,火膛中有用煤的痕迹。汉河南县城的前身是西周王城,平王东迁洛阳后,王城成为东周的都城。春秋末,王子朝之乱致敬王东迁“成周”,王城日益衰落。秦灭东、西二周后,设置三川郡,河南是其七县之一。

2.荥阳

荥阳故城位于今郑州市西北二十多公里的古荥镇,北面依次是广武山、黄河,城东和东南面为古荥泽和鸿沟遗址;南面是索河,总的来看军事防御形势十分优越。

荥阳故城的城垣呈不规则形,西、南墙较长,北墙较短,西北角和东北角均为曲尺形。除东城墙被河水冲毁外,其他三面城墙目前基本上都保存较为完整。经过实地测量,西墙米、南墙米、北墙米、东墙复原约米,周长米。若加上曲折和拐角部分,整个城周长不少于7.5公里。发现城门四座,其中南墙两座,西、北墙各一座。东城门已无痕迹可考。大南门距西南角米,今宽73米,门外有一瓮城,当为后代所建;大南门之西米还处有一小南门。西门距西南角米,现宽79米。北门距西北角约米,北门在城墙的曲折处也建有一瓮城,也应为汉代以后建筑。

城内的东部有高土台地,台地上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砖和各种各样的瓦当残片等,调查者认为这里是秦汉时期行政官署机构所在地。官署衙门建筑在高台上,从军事角度来看,既易守难攻,又有利于观察敌情。调查者认为,在台地的偏北部分,是战国时期荥阳邑的粮仓,南半部分是居民区。城内发现较多的五铢钱和马蹄金。城外西原是一片岗地,俗称红石岗,这里有大面积的“冶铁遗址”,可能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工场,出土铁器件,还有炼铁高炉两座,印证了史书中记载荥阳冶铁业发达的事实。在故城内西北隅还有一个小城圈,是明成化十五年(年)以后的荥泽县城,当地群众称之为新城。新城只筑了东垣和南垣,西垣和北垣沿用了古城垣,今古荥镇居民差不多都住在新城内。

荥阳在秦代、西汉时期军事地位相当重要,附近又有敖仓,是西汉王朝“以关中制关东”的重要军事要镇。到了东汉,朝廷定都洛阳,荥阳在其东不远,对护卫都城也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防御意义。特别是敖仓,在东汉末被各路势力觊觎,曹操就曾捷足先登,占领荥阳,利用敖仓余粮补充军力与河北袁绍对峙。

(二)陈留郡、陈国、梁国

陈留郡、陈国、梁国在洛阳之东南,三地管辖面积有限,但却是其外围军事防御重要的屏障。《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陈留郡治所陈留,领县十七,属兖州刺史部;陈国治所陈,领县九,属豫州刺史部;梁国治所下邑,领县九,属豫州刺史部。目前考古发现的城邑有:陈留故城(今开封境内)、圉县故城(今杞县境内)、雍丘故城(今杞县境内)、外黄故城(今民权境内)、古城村故城(今扶沟境内)、宁平故城(今郸城境内);睢阳故城(今商丘境内)等。从军事上看,陈留郡治、陈县与睢阳在地理上构成三角互助之势,在此区域中,睢阳故城的军事地位居于首位。

睢阳故城位于商丘县城西南,经考古发掘,城址平面略成平行四边形,东南角和西北角为钝角,其他两角为锐角。城墙平直,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东墙米、西墙米、南墙米、北墙米,周长米。睢阳故城地处黄泛区,城墙均埋在地表以下。据勘探发现,城址当时的地面一般距地表深约10米左右,城墙顶部浅处在1米上下,基部距离地表约11.5-12米,墙基宽度大都在12—15米左右。西墙、南墙和北墙西段发现5处缺口,其中南、北墙各1处,西墙3处,根据缺口的位置、形状和底层堆积特征判断,可确定为城门。此外,还发现城外有壕沟或湖泊的遗迹。

睢阳故城的城墙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下限不晚于春秋,上限可能推至商末周初;第二期上限可能为春秋,下限至战国;第三期属于汉代。发掘者认为,此城本为宋国都城,并一直沿用到秦汉,在西汉时为梁孝王都城。据考古所见,睢阳故城的城墙相对较高,且有护城河,展示出一定的城邑军事防御水平。吴楚七国之乱时,吴楚联军行至梁国,遭到梁孝王的坚决抵抗,“吴、楚兵不敢过而西”,被迫与周亚夫所率朝廷军相持三个月。梁孝王拼死力战,守住睢阳,功劳极大,从军事角度看,极大的保证当时中原重镇洛阳的安全。平定叛乱后,梁孝王封赏最厚,并“广睢阳城七十里”徐龙国先生认为,梁孝王扩建睢阳城,可能在宋国故城之外,因此不排除规模大于汉长安城的可能性。若是如此,这样更能彰显出城邑的价值。

睢阳故城的东南方发现一处夯土台,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80米,夯土台的年代与城址相近,可能是与城址同时期的建筑基址,也不排除后来继续沿用的可能。考古工作者在城内还发现了两座后代的城址,一座位于宋国故城的东南部,其南墙利用了宋国故城的南墙,是明弘治十六年前的睢阳城。另一座位于明睢阳城北部,其南墙压在明睢阳城的北墙上,为弘治十六年之后新建的商丘县城。

西汉以后,睢阳在历史上的战争中依然发挥着军事要地的作用,主要因其在豫南与淮泗之间的地理位置,顾祖禹言:“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睢阳为腰膂之地者。”对于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体系而言,睢阳襟带河济,保之足以挫叛乱者之锋芒,使之不得并力西侵,且威慑江淮,使之不敢席卷东下。

(三)颍川郡

颍川郡,以颍水而得名,秦王政十七年(前年)置,西汉时统县二十。《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颍川郡领县十七,治所阳翟,属豫州刺史部。目前考古发现颍川郡的主要城址有:颍阳故城(今襄城境内)、张潘故城(今许昌境内)、阳翟故城(今禹州境内)、鄢陵故城(今鄢陵境内);舞阳故城(今舞阳境内)、安陵故城(今商水境内)、新汲故城(今扶沟境内)。

颍川郡在洛阳城之东南方,区域军事地位重要。从军事角度和区域地理上看,颍川郡有两处重镇,一是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州),曾为战国韩都;二是颍阴(今许昌市),东汉末为曹操势力大本营。阳翟与许昌之得失,会直接关系到洛阳外围东南方军事防御。

1.阳翟

阳翟位于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的浅山平原区,背靠山川,东临平原,地势开阔,交通极为便利。战国时,阳翟就是著名的商业城市,《盐铁论通有》在论富冠海内、天下名都时有“郑之阳翟”,将其誉为“天下名都”

故城平面略呈正方形,除东北城角为斜角外,余皆直角,其外侧为弧形。城墙东、南、西、北分别长、、、米,周长共计6.7公里。城墙全系红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十分坚固,虽然遭到破坏,但依然可以看出其形制等。据测量,城墙的残高一般在2—4米,最高处约6米,墙基则宽度不等,其中北墙东段墙基宽40米左右。故城的东、西、南、北墙各有缺口一处,应该是当时的城门,而且被后代所沿用。四个城门中,东、西两门基本是相对应的,北门偏西,南门偏东。除了北墙东段外侧濒临颖河则无壕沟外,城墙的外侧都有壕沟用以防护。需要指出的是,城邑的西北、东南、西南角为直角,而唯独东北角为斜角,外侧不远便是颍川河,这样的设计可能受河流走向的影响,但颇具防御优势。在故城的西部约2公里处,有前屯和后屯两个自然村,当地人传说是韩王屯驻军队的地方。

2.许昌

许昌地处平原,周围地区河流纵横,“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亦形盛之区也。”陈有忠先生通过《括地志》、《史记魏世家》、《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记载,认为早期许昌故城在许昌县东。陈有忠根据民国《许昌县志》,实地调查发现,许昌故城确实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只存在城垣,但是城的基本形状可见为方形,目测周长约12里,要比明嘉庆《许州志》记载“周围九里一百二十步”要大。内城在外城的东南部,它的东、南两面城墙与外城墙相重叠,平面呈方形,占外城的四分之一,其周长约三公里,与《许昌县志》记载大体一致。

许昌内城修筑于西周,外城修建于东汉汉献帝时。汉献帝初入许昌,皇帝的宫室、百官的衙署和居住、军队营房等,都需要草创。当时的许昌规模狭小,一时无法容纳,所以很多建筑物只好建在城外,但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在内城外另建郭城很有必要。《册命魏公九锡文》是潘勖代汉献帝起草的诏书,文中表扬曹操的功绩,有“造我京畿”之言,由此可见外郭建于东汉末年。城邑中出土了东汉时期的部曲将军印、汉井等,遗留很多有关汉献帝、曹操的遗迹,例如祭天台、屯兵营等。

(四)汝南郡

汝南郡属于豫州刺史部,在洛阳东南,是防止扬州地方武装势力北上进攻东汉都城的重要屏障。《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汝南郡治所平舆,辖县三十七。目前考古所发现的汝南郡城址有:召陵故城(今郾城地境)、阳城故城(今商水地境);南顿故城(今项城地境)、西平故城(今西平地境)、吴房故城(今遂平地境);安昌故城(今确山地境)、郎陵故城(今确山地境)、安城故城(今平舆地境)、古城村古城(今平舆地境);慎阳故城(今汝南地境)、灈阳故城(今汝南地境)、宜春故城(今汝南地境)、阳安故城(今汝南地境)、长平故城(今西华境内)等。

秦汉以来,南北纷争,多次在汝南境内攻战,顾祖禹曰:“恃以屏蔽淮泗,控带颍洛”见其对阻挡南方势力,保护洛阳城的重要军事意义。在汝南区域范围中,作为郡治的平舆故城军事地位最为重要。

许齐平先生认为,平舆故城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射桥西北古城村一带。经实测、钻探和局部发掘得知,该城邑呈长方形,东西约米、南北米,城墙断续残存,城壕清晰可见。城门有三座,东门和西门都在古城村大道上,南门在该村村南的小路上。城内出土过汉代的铜镞、戈等兵器。从交通地理上看,自平舆西北方行,可直达颍阴(今许昌境内)、阳翟、过轩辕关进入洛阳,平舆是防止东南势力北上的军事据点。

(五)南阳郡

东汉南阳郡属荆州刺史部,置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前年),目的在于秦夺楚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东汉时,南阳郡被封南都,尊为帝乡,和南郡以汉江为界。《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南阳郡领县三十七,治所宛城,属荆州刺史部。目前考古发现南阳郡的城址主要有:宛县故城(今南阳宛城区);西鄂故城(今南阳境内、、淯阳故城(今南阳境内)、穰阳故城(今邓州境内)、古村古城(今邓州境内)、乐成故城(今邓州境内)、涅阳故城(今邓州境内)、白牛故城(今邓州境内)、安众故城(今邓州境内)、冠军故城(今邓州境内)、博望故城(今方城境内)、郦邑故城(今内乡境内)、棘阳故城(今新野境内)、新都故城(今新野境内);龙城古城(今淅川境内)等。

在南阳郡中,郡治宛城的军事地位最为重要。南阳郡坐落于南阳盆地间,基本处在洛阳城的正南方,自古为形胜之区,“以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曰南阳”顾祖禹言:“楚有图北方之志,其君多居于申,合诸侯又在焉……楚既灭申,而俨然问鼎于中原矣。”故此对洛阳防御体系外围南部而言极为重要。

宛城大致位于南阳郡正中,地理位置优越,可遏控全郡。考古勘探发现,宛城故城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城垣有三处,分别位于今南阳市的东北部、北部和南部,夯筑,系平夯堆筑。其中,东北角的墙垣向西、向南分别延长约、米,残高1至4米,底宽约20米。城垣外有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宽约40米,河床上散落大量战国、秦汉陶片。北墙因城垣残高1.5米,墙体基础槽宽21米。壕沟宽75米,最深处约3至4米,内出土陶片、铜镞等。从地面上看,南墙的墙体堆积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但有的地段仍然可见遗迹,内含大量陶片、瓦片。

城内高台建筑2处,一为明远顶,一为望仙台。明远顶现存堆积南北长16米,东西宽44米,残高8米,平夯堆筑。邹衡先生考察此处后,认为明远顶是一处战国秦汉时期宫府建筑遗址。望仙台遗址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地面堆筑物高约9米,地表有大量陶片、砖瓦。在宛城的中部、北部和东部,发现有丰富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物,可见当时的繁华。《史记高祖本纪》载:“宛,大郡之都会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东汉时,刘秀可能对宛城进行了全面修整,宛城有“陪都”之称,是当时著名的海内都市。

历史上因争夺宛城爆发过多次战争。王莽地皇四年(23年),绿林军以主力进攻宛城,战略意图是以宛城为根据地,分兵北上洛阳,由此引发了昆阳大决战。东汉末,黄巾军曾以宛城为根据地,进行激烈的抵抗,但最终失败。曹操将汉献帝迎奉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张绣驻扎宛城,向南连接荆州刘表,对曹操势力而言有肘腋之患,故此双方爆发战争,曹操战败而归。北魏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元宏以二十万大军攻克萧齐宛城,目的就是扫清洛阳外围的威胁。

(七)弘农郡

东汉弘农郡属司隶校尉部,西汉武帝时因实行“广关”而置。《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弘农郡领县九,治所弘农。弘农郡在洛阳之西,长安之东,军事、政治用意明显。《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弘农郡领县九,治所弘农,属司隶州部。目前考古发现南阳郡的城址主要有:陆浑故城(今嵩县境内)、莲花寺岗古城(今西峡境内)、卢氏城(今卢氏境内)、新安故城(在今义马境内)。

从军事上来看,弘农郡是三辅地区与洛阳之间的缓冲地带。沟通二者需要经过豫西通道,此有两条路线:北线是从洛阳至新安,进入豫西通道,到黾池、陕县、弘农郡治、潼关,进入关中;南线是自洛阳沿洛水西南行,到宜阳,然后折向西北,沿今永昌河谷、雁翎关河谷隘路、经低山丘陵,到达陕县。所以这两条孔道军事价值很高。在这两条路线中,北线较之南线,地形错综复杂,交通艰难。在目前宜阳的考古发掘比较充分,它的军队地位也比较高,故分析如下:

宜阳故城位于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商山、阪山之间,曾为战国韩国都城,韩国西部的军事重镇。宜阳对外交通便利,是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战国秦、韩、楚、东周王室及许多纵横家,均把争夺宜阳、保全宜阳视为争天下、保社稷之大业。

宜阳故城面积为万平方米,南北长、东西宽米。城墙均系夯筑,夯层显明,夯土坚实,现存高度最高处达10米,最低处约0.5米。北墙全长米,分东、西两段,为不同时期修筑而成。东城全长米,直达距洛河岸米处,折而向西,构成故城的东南城角。西墙残长约米,其南已被韩城河冲毁,也为不同时期修筑而成。南墙全长米,南墙的东段与北墙东段,大致上南北相对应。

城门有二,分别是北门和东门,北门在北墙的大致中间位置,东、西两侧分别各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夯土堆,与两侧的城墙相连,高度与城墙一致,似为城门口向外突出的防御设施的遗存。东城门在东墙大致的中间位置,正对洛水河床北移冲刷的断崖处,因而豁口南侧坍毁特甚。南城墙与西城墙因受洛河及韩城河水冲毁,地面已无城门迹象,不知有否城门及其位置,尚待今后考察。城内出土的铜兵器较多,有铜镞、铜矛、铜戈等,最常见的当属铜镞。考古工作者两次调查,所采集的有铜戈4件、铜矛3件、铜镞56件,样式各有不同。

总的看来,宜阳军事防御色彩浓厚,东、北两面城墙外有明显的护城壕遗迹,西、南则以河流以为阻隔,还有类似马面、高台等设施。当初韩人迁都宜阳的目的就是为了灭郑,故而它在洛阳外围军事防御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六)河内郡

河内郡属于司隶校尉部,《续汉志郡国志》载东汉河内郡辖县十八,郡治怀县。河内郡的城邑多为调查,考古发掘并不充分,发现的主要城邑有:轵县故城(济源境内)、东张村古城(武陟境内)、获嘉县故城(新乡境内)、武修故城(获嘉境内)、汲县故城(卫辉境内)等。

从军事上看,河内郡在洛阳正北,是防范并州、冀州及北方游牧族群武装势力南下进攻东汉都城的重要屏障。河内郡诸多城邑都能对洛阳起到屏蔽,其中河阳、野王、轵县、怀县等城邑对洛阳外围军事防御北部作用明显。

由于东汉洛阳城地处盆地地带,坐落于中原四战之地,因地形地势和地理位置的特殊,在对外防御上需要依靠周边关隘和外围四面郡国中的城邑构建防御体系。洛阳八关是护卫东汉都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极为重要,但目前只有新安函谷关一处有考古发现,并进行了局部发掘。在洛阳防御体系范围内,也有诸多城邑分布在通往洛阳的交通路线上,或者是拒守要地,如众星拱月般包围着洛阳城,它们实际上在军事上已经对其形成护卫,军事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8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