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受去年秋季降雨影响,杞县小麦播种总体偏晚,部分田地播种质量较差,苗情长势不一,为做好春季小麦管理工作,促进弱苗转化升级,2月15日,杞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小麦生长情况,面对面为群众讲解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为农业生产答疑解惑,帮助群众科学做好小麦田间管理,保障春耕顺利进行。
裴村店乡党委书记陈鹏飞说:“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才能稳住百价之基,才能稳住百姓的幸福感。受去年秋季极端天气影响,小麦播种期比往年推迟了10到30天,晚播小麦面积占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小麦苗情也是近几年来最为复杂的一年,针对这种情况裴村店乡多措并举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苗情。高质量抓早抓实抓细小麦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收夯实粮食安全基石。一是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掌握实情,现场把脉支招,加强小麦从苗期到丰收期各个环节,前后衔接。分区域,分苗情,分环节制定技术指导方案,截止目前已开展技术讲座40多场次。二是加强监测及时防治,针对今年气候特点,邀请县农业局专家及时宣传发动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确保准确监测。发现一点,控制全田。延缓虫害流行,控制病虫害发生。三是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制定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用好用足耕地资源。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牢牢稳住粮食生产安全基本盘,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杞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陈传哲说:“由于去年杞县秋季降雨较多,田间湿度偏高,小麦播种总体偏晚,部分地块播种质量较差,田间苗情长势不一,一类苗、二类苗比例减少,三类弱苗比例增加。为促进弱苗转化升级,做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增加春季分蘖、弥补冬前不足,在田间管理上要做到:‘早’‘促’‘防’,进行分类管理。返青期至起身期要对三类麦田和二类麦田进行管理,三类麦田要进行及早的中耕划锄、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对底肥不足、叶片发黄麦田,在返青期结合中耕划锄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并配适量硝铵。晚播麦田应避免过早浇水降低地温而影响麦苗生长,待温度稳定在3℃以上后再酌情浇灌。二类麦田管理: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施15公斤左右尿素。对于整地粗放,田间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麦田适时镇压,先压后锄。尚未分蘖的晚播小麦不镇压。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要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卖蚜和红蜘蛛。一类麦田的管理应推迟到拔节期进行,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梁嘉博孟宇)
责任编辑:王潇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