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破了本应欢庆的节日气氛,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使命,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到来的第一时间,我院院长陈鹏飞,立即布署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并组建“抗疫办公室”“后勤保障组”“消杀组”,又前瞻性的安排设卡人员名单及各职能部门,进入抗疫状态,动员全院职工参战。陈鹏飞院长的抗疫指令下达后,涌现出一大批不畏生死,不计报酬的优秀职工及先进事迹。其中赵刚同志就是我院表现最突出的一员。一疫情就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不畏生死,主动请战。
赵刚同志为圉镇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中医科科长,预备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他没有退缩,主动请战。经院委会决定任命他为危险性最高,责任最大的“预检分诊”“疫区返乡发热门诊”“普通发热门诊”“普通中老年儿童发热门诊”及“留观室”的总负责人。他及时安排岗位人员工作任务,布置排班时间,确保各科医务人员24小时在岗,各科工作制度,使所管各科室在当天以最快速度进入抗疫战斗状态。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党看齐,尽职尽责。
赵刚同志是一位预备党员,一位医务工作者,他以一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委托,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始终把疫情防控职责紧紧扛在肩上,医院是一个人员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对外公开的场所。“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全院的预防交叉感染,消毒措施尤为重要,他带领分管医务团队对来院的每一位病人及家属进行测量体温,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并亲自为患者示范手卫生流程,口罩的正确佩戴,初筛各种发热病人,不使一位可疑病人漏诊,规划发热病人的流程路线,合理引导病人到相应发热门诊就诊,并对收费室窗口,药房窗口的就诊人员每天宣传指挥,让就诊人员做到人与人间隔1.5至2米,有效的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在对就诊人员严防尽宣的同时,也对抗疫团队所有医护人员每天进行,规范操作,自我防护,环境消毒,新冠知识的培训学习。反复互相提问加深知识印象。为减少院内医护人员的感染机会,他亲自管理操作,各诊室新冠医疗废物的清运及所管辖区的院内环境消毒。
抗疫开始以来,整个医疗团队压力很大,为了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得到有限的休息,他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日夜在岗,并亲自为团队的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工作衣,使上班人员每天都能穿上干净卫生的工作衣。
梁庄村一位武汉返乡发热病人,在我院留观期间,他带领医务人员,热情待患,亲自为病人送水送饭,处理生活垃圾,耐心做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放下心理包袱,耐心留院隔离观察,并自费为病人购买生活用品,这种爱伤意识和大局意识,值得大家学习.随着抗疫参战人员的增加和院内集中“隔离点”的建立,我院食堂餐饮质量及供应满足不了战时需要。有待提升食堂餐饮质量,环境卫生及消毒的标准。赵刚主任临危受命,负责加强院内食堂管理。亲自为食堂定制菜谱,定价格。并千万百计的购买新鲜食材,亲自动手帮厨,指导菜品,在他的短期管理下,食堂很快提高了餐饮质量及卫生环境,解决了全院职工及集中隔离人员的健康饮食问题,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样,每天有新菜,不铺张不浪费的良性管理。三突显双医家庭责任,院内呈现夫妻档。
作为为一名预备党员,赵刚同志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他的妻子董冬云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我院B超室工作。从疫情开始她就主动请战到抗疫一线工作,在她本职工作之余,所有休班时间都在“预检分诊”及门岗疏导就医者,量体温、做登记、一丝不苟,在“预检分诊”“门岗”常常会见到他们夫妻同班同岗,充分体现了双医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的父母已八十多岁高龄,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不能给予他们及时的照顾和关怀,春节也没能和父母吃上团圆饭,唯一为他们能做的就是通过电话互报平安。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公与私的天平上,赵刚同志在此次抗疫工作中,不计报酬,为我县卫健系统和当地政府,捐款捐物。在抗疫一线工作中尽职尽责,不畏个人安全,以担当和责任为重。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使命,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人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和担当,在陈院长的领导下,他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为我院打赢打胜这次疫情阻击战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彰显了一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