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江陵岗在杞县城西南27公里,官庄东3公里处,10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江陵岗村委会驻地。村南岗上有南朝金紫光禄大夫、醴陵侯江淹墓得名。清咸丰六年(年)防乱筑寨,又名江陵岗寨。聚落椭圆形,面积33万平方米。3条东西街与南北街相交。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淤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小学1所,卫生室1处。江淹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通杞县一官庄公路。罗王在杞县城西南29公里、官庄东1.5公里处,5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罗王村委会驻地。据王氏祖传,明代其祖由开封县罗王乔迁于此,沿用原名。聚落椭圆形,面积21万平方米。2条东西街与中间南北街相错连接。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小学1所,卫生室1处。村北有乡粮管所、敬老院。西通官庄大道。闪庄在杞县城西南29公里、官庄东南2公里处。2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属罗王村委会辖村。闪姓居此,故名。聚落近方形,面积12万平方米。4条东西街间有3条小巷可通。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西通官庄大道。辘轳湾在杞县城西南30公里、官庄东南3公里处。5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辘轳湾村委会驻地。聚落呈辘轳把弯状而得名,面积12万平方米。东部南北街,中部和西部东西街,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小学1所,卫生室1处。西通官庄大道。李白庄在杞县城西南30公里、官庄东南2.5公里处。5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属辘轳湾村委会辖村。相传明代李、白二姓于此建村,故名。聚落正方形,面积12万平方米。“井”字街巷。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西北通官庄大道。王胖庄在杞县城西南30公里、官庄东南2公里处。1个村民组,37户,人,耕地亩。属辘轳湾村委会辖村。原名大王庙,后王姓老人身广体胖,遂取代村名。聚落方块状,面积2.5万平方米。2条东西街。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西北通官庄大道。路关庄在杞县城西南29公里、官庄东南4公里处。4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路关庄村委会驻地。相传明代路、关二姓迁此建村,故名。聚落东宽西窄锥形,面积14万平方米。“丁”字街巷。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小学1所,卫生室1处。大路西北通官庄。东豆寨在杞县城西南32公里、官庄东南3.5公里处。2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东豆寨村委会驻地。据豆氏祖传,明初其始祖由陕西洪洞县迁此筑土寨,豆寨。后分东西二村,此村居东故名。聚落带状,面积11万平方米。1条东西街。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农历单日晨集。小学1所,卫生室1处。西北通官庄大道。西豆寨在杞县城西南32公里、官庄东南4公里处。2个村民组,户,人,耕地1亩。属东豆寨村委会辖村。相传为东豆寨派生村。聚落梯形,面积8万平方米。“丁”字街巷。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西北通官庄大道。焦腊在杞县城西南33公里、官庄东3公里处,2个村民组,户,人,耕地亩,焦腊村委会驻地。明嘉靖乙丑科进士副都御史候于赵后裔,由杞县北焦喇迁此,沿用焦喇村名,后“喇”讹为腊。聚落近方形,面积9万平方米。“井”字状。民舍大多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少数为钢筋水泥结构平房和楼房。居民以农为主。土质两合土。主产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小学1所,卫生室1处。北通官庄大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