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治理为主题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近日开播,该剧以清朝年间的黄河治理工程为线索,讲述靳辅、陈潢两位治河能臣经历数十载风雨,欲护黄河安澜、还百姓平安的故事。这让人联想到千里黄河泺口段河堤上坐落着的三块石雕,第一块书写着大禹治水的功绩,第二块记载着汉朝贾让的“治黄三策”,第三块记载着明朝潘季驯“束水冲沙”和清朝靳辅的治黄功绩。勒石铭史,记录下了黄河的历史文化。
文
孙葆元
黄河是一条多情的河,流经千古也流经千里,催发了华夏文明,有时候又摧毁着它灌溉的家园。
我们的先祖从适河迁居到定居治河,构造了华夏的黄河史。
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河史,从大禹开始,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敢于收拾旧山河的民族。
大禹是民族的神话,而贾让、潘季驯、靳辅这三位时刻思考着如何与黄水搏斗的人,则是大地上的英雄。
大禹治河碑
石雕上的贾让“治黄三策”
贾让的“治黄三策”
黄河左冲右突,在中原地区肆意奔腾,六次改道,挑战着我们民族的生存智慧。贾让是汉成帝刘骜时期的治水专家。公元前7年,黄河泛滥,祸及中原,汉成帝下诏求治理黄河的方略。贾让应诏,从退避、利水、固河三方面提出“治黄三策”。
贾让逐条分析,对比三策得失,认为上策是“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这就是适河迁居。
他的意思是说,先迁徙冀州的居民,然后从黎阳的遮害亭(今河南省滑县一带)掘开一道口子,放河从北边入海,以缓解河患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他主张,不与水争地。
两千年后,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这是一个用彼地换此地的办法,贾让认为这样做可以节省治理投入的人力,但他忽略了巨大的社会牺牲。他也看到,如果实行此策,将“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换来的是“河定民安,千载无患”。
贾让对黄河的认识还是有限的,或者是因当时人力资源有限,筑堤成本高昂。当时,即使让黄河改道也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道高下悬殊、洪水难挡的问题。
贾让提出的中策是开渠引水,以分洪减少下游的疏水压力;引出的黄河水又可灌溉。其实,这是一个良策。
贾让的下策就是加固旧河堤。但他认为,年年修补,劳民伤财,最不可取。
贾让是有历史记录以来对黄河治理思考的第一人。他的三策,从今天的治河理念来看,最根本的是他所谓的下策,只有固堤才能安澜,只有安澜才能安民。对治河的人力、资金投入是必要的,舍此不能保证黄河的安全。
他的中策是利水利民之策。
他的上策用今天的眼光看则是下策,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自贾让的“治黄三策”出,黄河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数次改道,为害一方。但不能否认的是,贾让的“治黄三策”是积极的治河方案,影响着后世两千年,给后来人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比如他的泄洪思路、移民思路、利黄思路以及河堤固防的思路,都是治理黄河的宝贵经验。
明潘季驯“束水冲沙”与靳辅治河碑
潘季驯的“束水冲沙”
第三块石雕记载着明朝人潘季驯(—)治河的历史经验。
潘季驯是明嘉靖时期的官员,他参与治理的黄河不是今天的泺口段。
年,即清咸丰五年,黄河从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北侵,淹没了封丘、兰仪、祥符、陈留、杞县后又漫及山东、河北十州四十余县,最后夺大清河水道由山东东营入海。年之前,黄河由开封流经山东曹县、单县,然后南下商丘、徐州,汇入泗水,由江苏淮安入海。潘季驯治理的就是这一段黄河。
嘉靖四十四年,潘季驯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总理河道,开始了对黄河河道的挑战。摆在他面前的局面十分复杂,黄河既以水害危及生灵与广袤田园,又以丰沛的水源成为漕运之床,治与导、限与放,矛盾地摆在他面前。
欲治河水,须知河水,潘季驯首先对河水进行了一次测量,得出的结论是:“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非极迅溜,必致停滞。”
可见,潘季驯与其说是治水,不如说是治河水中的沙。
世界上没有一条河如黄河这样泥沙俱下,治理黄河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的壮举。
如何在湍急的河水中分沙?潘季驯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提出“束水冲沙”的治理方案。
所谓“冲沙”,是以淮河的清水冲击黄河的沙水。淮安是淮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大运河穿两河北上,这里是南北漕运的交叉口,潘季驯正是看中了这个咽喉要道。
潘季驯的束水策略是,筑起两道堤坝,然后在主河道内修筑一系列低矮、状如断续的堤坝,他称之为缕堤,以束河水。河水被束,变得湍急,便于冲刷泥沙。他又蓄淮河清水,居高临下注入黄河,这样清流就冲刷着浊流,达到持续冲刷的目的。
他以治兵喻治河,说:“防敌则曰边防,防河则曰堤防。边防者,防敌之内入也;堤防者,防水之外也。欲水之无出,而不戒于堤,是犹欲敌之无入,而忘备于边者矣。”
出于这种认识,他在缕堤外又筑遥堤,确保治沙和航运的安全;在遥堤与缕堤之间广阔的河滩上再筑格堤,以安置种植田地和村落;筑月堤,即半圆形的堤防,以加固缕堤,就形成了完整的治理体系。
我们的泺口段黄河,过去有一道“二道坝”,现在已拆除了,其实那就是遥堤。二道坝与泺口黄河大堤之间坐落着泺口镇,市井人家、商铺作坊井然有序,这就是黄河文化堤址的遗存。
潘季驯的治河方略得到明朝首辅张居正的支持。
明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两年以后明神宗朱翊钧下诏对其抄家清算,全家十余人饿死,长子张敬修自缢。潘季驯看不下去,挺身而出,上疏说“治居正狱太急”。一句话触怒了明神宗,以“党庇张居正”的罪名将潘季驯削职。
潘季驯治理黄河27年,殚精竭虑献身于黄河事业中,他说,“壮于斯,老于斯,朝于斯,暮于斯”,确保了黄河安澜。
他为后世留下治理黄河的总原则:筑堤防溃,多样水坝,固堤束水,以水攻沙,河循旧道,改流伤民,化凶为利,利黄通航。
这个经验为此后数百年的治河专家所遵循。
《天下长河》中的靳辅
靳辅的《治河方略》
石雕上的第三位治河专家,是祖籍济南的靳辅(—),他是清顺治年间的内阁中书,康熙年间又迁内阁学士,授安徽巡抚。他看到了黄河安宁与社稷安宁的密切关系。由于注重水利建设,康熙授予他河道总监之职。
靳辅曾两次总督黄河,被康熙赞誉为“军民感颂靳辅治绩者众口如一,久而不衰”。
欲治之必先知之,靳辅开始沿黄考察,在考察中路经邯郸,那里有一座吕祖庙,进去后他看到墙壁上有一片字迹,字里行间透着治水的卓见。
他被这片文字打动,经苦苦寻访,找到了题写文字的人,这个人就是没有任何功名和身份的陈潢。靳辅不为名头所惑,毅然收留陈潢为幕僚,从此两个人对黄河进行了千里大调研。
他们访问黄河船夫、两岸农家、地方绅士,查明黄河沿岸的地势和水情,得出了精辟的结论:黄河之病在下游,而病之源本在中游,治河要从中游治起,从而提出八项治河方略,方略为疏浚、固堤,建缕堤以束水,筑遥堤以保安澜。
对照一下黄河史,这也是继承了潘季驯留下的遗产。
靳辅并没有一味继承前人的经验,他又开创性地提出“引黄济运”,即引黄河之水入运河,加强运河的水势,提高运河通航的能力。
具体办法是,在东平县清口开凿一条中河,由此将黄河水引入运河。
然而,这个方案遭到直隶巡抚于成龙的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无益河政。
靳辅没有动摇,坚决地实施了这一方案。
原来漕船在运河中航行,行至东平清口,出清口进入黄河,在黄河航行里凶险的水路,遇到风急浪险,往往船覆人亡。开通中河,航船就可以从清口进入中河平缓区,沿中河航行,入黄行程只需20里,减少了入黄里程,也减少了航行风险。
靳辅与于成龙的第二场争执发生在康熙二十四年,那一场争执不是为了黄河,而是里下河。
当时里下河泄洪受阻,淹没大量良田,于成龙主张挖低入海口以浚积水。
这次提出反对意见的是靳辅,他认为,挖低河道反而让海水倒灌,弄巧成拙。
他给出的办法是,开大里下河入海口,同时建高堤束水,使里下河沿着护堤流淌,既能保证泄洪,又能保护农田。
在他的建议下,里下河堤坝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外抵海浪,内束河水,河海相安。排干滞水后,他主张取涸出的土地,还地于民;又鼓励开垦荒芜的土地,以田价偿还治河的工役费用。
靳辅治河功绩显著,但他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绣弹劾他治河九年没有任何功绩,他遭到罢免。四年后康熙查明真相,再次任命靳辅,可是他心力交瘁,到任半年即去世。
他留下的《治河方略》,是后世治河的重要参考文献。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