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红山大石之谜

作者:凤凰宅主

年5月26日,在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大石岩村西南1.5公里的红山顶部,发现一处北齐石刻。摩崖文字竖刻在一块坐南面北的巨石断面上,从右向左,除第一行为小字外,其余4行均为大字。大字每字高约10厘米、宽约16厘米,小字字径约为5厘米。红山摩崖石刻文字没有标点,全文为:“高齐国君主令三千人,杨,天保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破大石,高六十尺,长七十五尺,广丈八”。多年前三千人为何来此采石?所采石料又运到了哪里?做什么用?

淇县大石岩红山岭

红山,又名红山岭,海拔约米,这里山顶的石头呈褐红色,具有丹霞地貌特征,尤其是每天太阳升起后,受阳光照耀,石头的红色更加浓郁,故名。

石刻中的前三字“高齐国”,因千年风雨的侵蚀,字迹风化,很难辨认。根据隶书篆书的演变和摩崖字迹的实际情况,暂定为“高齐国”较为合理,即南北朝时期高洋所建立的北齐国。

淇县红山摩崖石刻

红山摩崖石刻文字共五行,竖刻,阴文,共34个字。纵观整个石刻,并与同时代摩崖石刻文字进行比较,其是北齐时期流行的碑刻风格,但字体、字形大小不一,基本上一字一个规格,多呈扁长方形。

石刻中的“杨”字,单独一行,似乎没有刻完,应有下文却又没有,“杨”字独占一行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是在此负责此事的北齐高官,或监工、工长之类等低级官吏的姓氏。因为能够管理征调三千人,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应是官员。

与官方摩崖石刻相比,间架结构、篇章布局等功力浅陋,语句语法不符合当时的行文规范,记载历史事件不完整,与通行纪事文体不符,随意性较强。据此可以断定红山摩崖石刻不是官方所为,能够刻石记载此事、留下这段文字的人,只能是粗通文墨、掌控一定实权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又有一定自主空闲时间的监工、工头、工长之类的人。也许觉得三千多人劳作于深山,所破大石又实为罕见,应该记一下,于是或自刻石,或指使工匠为之。又刻在山头隐蔽处,似乎害怕被发现,也许正因此,才能保存到今天。

从红山现有的遗留来看,采石的錾壕和寨眼分布的范围很广,根据山头地势判断和当地村民介绍,此处山头已被削去了约70米的高度。主要是开采大型石头和特大型石头。否则,参与采石者可能不会刻碑记录此事,也不会留下如今看到的“破大石”的摩崖石刻。所以,红山采石场应是一个专门为朝廷开采巨石的大石场。

红山属于太行山脉,但该山体比较特殊,唯有山脊有成片的外表多呈暗红色或灰白色,内部多呈淡青灰色的巨大岩石,石质坚硬,耐高温,不易风化。当地村民称作“驴皮石”“豆青石”,又叫“大理石”“花岗岩”等不同的名称。

开采石料留下的錾壕

南北朝时期的一尺约为现在的29.5厘米,即现在的高17.7米,长22.米,宽(厚)5.31米。这么大一块石头就是在现在也非常罕见。

为什么要在红山采石,所采石头又运到了哪里,做什么用?这些摩崖石刻文字没有交代,北齐史料也没有记载。

根据《北齐书》《北史》《资治通鉴》等相关史志资料记载,高洋及其后继位者大兴土木。位于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境内漳河岸畔的邺城是北齐的都城,高洋在位期间大修宫殿和铜雀三台,耗费大量石材,且高洋尊崇佛教,或许是采石为雕刻佛像。

北齐文宣帝高洋曾定都邺城,并对曹操三台大加整修,比曹魏初建时还好。高洋从天保六年(年)就着手大修三台宫殿,除了在全国范围内征发劳役外,还精选了多处石料场,到了天保七年(年),整修三台宫殿的工匠达三十万之众,“因其旧基而高博之。”修了整整三年才得以完成。

淇县红山北齐石刻的文字从侧面证明了这一历史事件。淇县红山是高洋整修三台众多石料供应基地之一,所破大石都被运往河北省临漳县,用于三台台基的增高和补修。历史上漳水多次泛滥,改道,如无羁之野马,把整个邺墟多次冲刷,坍塌。到明代中期,连高大的铜雀台和冰井台的大半也被冲没。

据淇县文史专家闫玉生等先生介绍,经与临漳县史志及文物部门沟通求证,不仅在当地史志资料中找到了记载,而且从现今残留的金凤台中,鉴定出与红山石质相同的石料,最终找到了红山石料用于邺城建造的实证,使这个千古之谜终水落石出。

(原载《淇县文史资料第十期》)

(友情提示: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