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3日下午,河南省林州市陵阳镇水磨山“郭氏正骨”诊所中药室,“河南老字号”——林州水磨山“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郭勇峰正在教授儿子郭昱均(右)如何碾制中药散剂。(毕兴世摄)
当天是“五一”放假的第三天,又是礼拜日。有的小学生没有出游就趁节假日选择了到中医馆学习、体验传统中医药文化。图为林州水磨山“郭氏正骨”诊所执业医师郭勇峰手持戥子,正在给大家演示“抓药”。
据记载:郭氏手法正骨始于清嘉庆年间,传自林虑山东边有个叫水磨山的小村子,该村郭氏家族中一位“老奶奶”,她精通中医,善施针灸,手法推拿正骨,带领儿孙们在水磨山村开设诊所,距今已传承八代。
有着多年历史的林州“水磨山郭氏正骨”,以其祖传的“薅薅拽拽、捆捆绑绑、摇摇摆摆、揉揉捏捏”正骨方法和配方独特的接骨药膏,于7年10月授予“河南老字号”,年列为“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11月13日,郭氏正骨传承人郭勇峰被收录《中华名医薪火传承录》首卷,是安阳市范围内唯一被收录的中医大夫。据悉河南全省共收录7名。
郭氏正骨是列入第三批安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源于林州市陵阳镇水磨山村,郭氏祖传正骨运用“手摸心会、法从手出”的正骨法,为世人祛病除疾,传承至今。
这个名叫郭雨萱的女孩子是郭氏家族人,尽管她现在上小学四年级,父母也没有从医,但是对前辈“治病救人”早已耳濡目染,并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图为她照着伯父郭勇峰开具的处方,正在体验给“病人”“抓药”。
据中国中医信息研究会,通过2至3年时间,在全国普查、遴选,至今有64名基层中医大夫入选《中华名医薪火传承录》首卷。林州郭勇峰大夫是安阳市唯一入选者。图为郭雨萱手持捣药锤和铜臼子在学中药制剂。郭勇峰言传身教、用心指导本族子女把“郭氏正骨”传承下去,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就在小编拍摄图片之际,忽然来了一位求诊的患者、来自开封的娄先生。娄先生在老家杞县干活(搬东西)时不慎腰部扭伤,疼痛难忍、直不起腰,是家人开车专程赶到这里的。
郭勇峰让娄先生坐在凳子上,双手抱头,尽力弯腰、放松,用祖传秘方用力轻轻一推并做一旋转即可,前后不到一分钟。他让娄先生站起来,弯弯腰、转转圈,活动一下。娄先生说:“好了好了,没事儿了,太神奇了!”
河南林州水磨山“郭氏正骨”诊所秉承“诚信为本,德技为先”的祖训,为余名骨伤患者解除了病痛,在河南、河北、山西一带有良好的声誉。图为年暑假期间小编在该诊所拍摄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