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大家,其中苏轼父子3人就稳稳地站到了八家当中的三席,这其中有我们最为熟悉的苏轼,也就是苏东坡,他的弟弟苏辙,后来官至宰相,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
虽然这位苏洵,是爷仨当中官职最低的,但是他的人生却非常的传奇。因为在27岁以前,他的生活一直是昏昏噩噩,是人到中年以后才开始发愤读书,称得上是大器晚成。刚到京城没多久,他的文章就被京城内外的读书人争相传阅,闻名于世。因为苏轼本身的不寻常的经历,再加上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这两位文坛巨星,所以被认为是宋代最牛的爸爸。甚至小编个人认为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爸爸序列之一也不为过。
公元年苏洵出生于,四川眉山,在家中排行老三,他上面还有俩哥哥,他的父亲叫苏序,苏旭觉得自家三代一直务农,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于是就想培养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长子叫苏澹,连着考了好几年,屡战屡败,后来一病不起,英年早逝。老二叫苏涣,运气稍稍好一些,最终考上了进士,但是也没当上什么大官。苏洵他是老三,也是最小的儿子,爸爸对他的这种管教就不是那么的严格,5岁的时候还不认字,8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断句,到16岁的时候也不问诗书,每天就是玩。
要问说为什么父亲对老大、老二那么上心,对老三这么放松呢?主要还是因为苏序老先生,鉴于自己的大儿子苏旦的悲惨结局,不太敢逼迫苏洵读书,读不读书,光不光宗耀祖不重要,儿子能够健康地活着就行,所以苏洵就得到了这样的机会,纵情于山水之间。
从童年到40多岁期间,他先后游历了峨眉山、青城山、华山、松山、庐山、长江三峡、剑门、蜀道、秦岭、中南。有些地方还不止去过一次,堪称驴友界的开山鼻祖。这苏荀就是这么随性、自然简朴地活着。但是,这事情还是会发生改变的,有一天他在田里边和父亲一块捆稻谷,家里是农民得种地,结果就来了一个老道,看了看苏洵就晃脑袋说:“这个年轻人您可是有文星之相的,你不该在这种地”?这老道叫张义剪,当地的老百姓其实非常崇拜他,这老道一评价苏洵,大伙都传开了。
结果,这个传说就传到了当地的豪门,这个人叫程仁霸,就传到他的耳朵里了。他就想想,好像在史记当中,听过刘邦的故事,当年的吕公就是会相面,知道刘邦日后必定发达,才会把自己的女儿吕雉下嫁给他。这要是我们家和这位老道看准的苏洵这小伙子结了亲,将来我们家不就有可能飞黄腾达吗?但是想想,自己的女儿真的不合适,于是就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苏洵。
后来的历史证明,程仁霸的决策真是万分正确的,因为他的这位孙女,程氏不仅顺利地和苏洵结了亲,而且还生下了中国文坛的双子星苏轼和苏辙,同时也让苏荀,从废柴青年蜕变成为了文坛巨波,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很快完成的。事实上在结婚之后,最初的那几年,苏洵仍然是吊儿郎当的,没有说一结婚后就每一天都学习,还是每天游山玩水,也不问生计,不问生计就算了,还常常乐善好施、资助他人,这就导致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
后来苏轼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家里边常吃的就是一碗白米饭,一叠白萝卜,一撮盐巴,这个叫三白饭”。根据他的伙食,你就能推测出来苏家当时的这种窘困。在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当中有这么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苏老泉。指的就是苏洵,说在别人都已经放弃的年龄,他却选择重头再来,告别年轻的废柴岁月,发愤图强,那么改变的契机是什么?这事儿真的不太好说。但是我们今天的推测,有可能是苏洵和程氏婚后,他们所生的一双子女的相继夭折,让苏洵体会到了人生短暂,不能够再这样蹉跎岁月了,所以他才开始下定决心用功读书。
而程氏为了帮助自己的夫君全力读书,变卖了所有的嫁妆,自己经营起了生意,你还真别说,她挺有这经商的天赋,没过几年这苏家就成为了当地的富户。这样一来,苏洵也就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学问了。这回他在家里哪也不去了,竭力苦读,认真地阅读先贤的经典,研究古今治乱得失。
一年之后,苏洵就去报名参加科举考试,您猜他考上了吗?肯定没考上呀,主要是那么大岁数了,学一年就去考试就考成功了,别人就甭活了,这不是没考上吗?苏洵回到家里之后很生气,他觉得自己原来写的那些文章,实在是不如人意。于是,就一把火把这些文章都给烧了。但是,他也没有就此放弃,反倒是在读书上更加的刻苦,闭门读书,遍读六经和诸子百家,达到了随便写写,就是一篇千字论文的程度。
而在这期间,苏轼和苏辙也相继出生了,都说知子莫过父,苏洵很快就发现自己的二儿子天资聪颖,但是事事争先,锋芒毕露。于是,他想起《战国策》里边有这么一句话:“扶轼撙衔,横历天下”。什么意思呢?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苏轼,希望他能够低调做事,做到无用之用。而老三,性格内向,喜欢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到处跑。苏洵就想起《左传》里有一句话:“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意思是什么呢?说无论是非功过,车辙都不会受到牵连。苏洵很希望苏辙能够有自己的地位,更要避免祸患。哥俩的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从这两个名字当中,其实我们也能看得出来,苏洵的舔犊情深,他的殷切希望,他的良苦用心。
说起来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他并不是说你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你就一定能够做到了,他需要日以继夜,持之以恒地伴随式的成长和不断的言传身教。在这件事上苏洵堪称是超级爸爸,他一面自己学习,还亲自编纂了数千卷书当教材,以供两个儿子读书之用。这些书籍不仅有那些参加科考必读的古代经典,同时也包括了当下的明天。
其中就有当时的文坛新星,欧阳修的文章。苏洵认为,读完这些书,修身与治国皆可,为了让儿子们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苏洵决定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和两个儿子到京城游学,参加礼部举行的秋试,顺道在成都拜访了自己的老朋友张方平。这位时任地方官的张方平,曾经在宋神宗期间官拜参知政事,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宰相,这个人非常欣赏父子三人的才华,也正是他建议苏洵,上京拜会名臣学士,于是苏家三人带着张方平写给欧阳修的推荐信,一路颠簸,终于在公元年的5月份抵达京师拜会欧阳修。
那个时候的欧阳修是翰林学士,文坛领袖,他看了苏洵写的《衡论》、《权书》、《几策》之后,非常的赞赏,认为苏荀是可以跟贾谊跟刘相等人媲美,拥有当今世上最好的文笔的人,他立即向朝廷推荐了苏洵,有欧阳修的推荐,一时间士大夫们,争相传送苏洵的文章,至此,苏洵这位晚学成才的大家。终于以文章闻名于世,而这一年他已经48岁了,他的儿子苏轼21、苏辙18。
在多年以后,京城还广泛流传着赞誉苏洵文章的民谣:“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你要是读好读熟了苏洵的文章,将来大把的前途你都有。就在苏家父子抵达京师的第二年,苏轼、苏辙这兄弟二人同科进士及第,名震京师,这应该是一个大喜事。可也正是在同年,苏洵的发妻程氏,悄然病逝于家中,遗憾的是虽然她为家付出了这么多,但她却没能够亲眼看到丈夫和两个儿子功成名就,实在是令人唏嘘。
三苏父子闻听此噩耗,匆匆返蜀。痛失爱妻的苏洵更是专门写文,纪念自己的亡妻。的确我们经过刚刚那段历史的介绍,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没有程氏对于自己丈夫的全力支持,对于儿子的悉心教导,苏洵很有可能一辈子就是山野村夫了,历史上也不会再有三苏之名了。
再说回苏洵,自从他在京师扬名之后,宋仁宗亲自下诏,邀请苏荀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但是苏洵却上书仁宗,苏洵推托有病,没有去应诏。到了第二年的6月,朝廷再次下诏,催苏洵赴京考试。苏洵这回肯定是推脱不过了,再不去你就是不给人家面子了。不过去是去了,他老人家竟然带着家子先南下旅游了一番。然后赴京,不久移居杞县,因为得到欧阳修等人的多次举荐,苏荀被任命为从八品秘书省试校书郎。
后来晚年做过最大的官,是霸州文安县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苏洵这个人坦白说,虽然才高八斗,但是确实不适合官场生活。这个为人耿直不阿,曾斥责王安石为朝廷奸佞,也屡次公开批评,宰相复辟的国策。这样一种个性,你在官场上自然难以得到平步青云。
但是,苏洵胸怀锦绣,文采斐然,把丰富的思想遗产留给了后人。他在谱学领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谓谱学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是族谱,苏洵所创造的苏轼谱例,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明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明辈分。时至今日,家谱的体系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修订家谱的范例,应该说影响久远。
公元年,58岁的苏洵病逝于京师,欧阳修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朝廷追赠苏荀为“光禄寺丞”。回看搜寻的一生,前半生他任由自己的心意,恣意而活。后半生则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里遨游学海,终于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同,名留青史,让我们都能够从宋代“最牛爸爸”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