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靳辅治河为何如此难宋元时,黄河被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年(南宋建炎二年)冬,宋王朝为了阻止南下的金兵,人为决河,使大河“由泗入淮”。

决口地点大约在滑县以上的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新道东流经李固渡,又经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1、宋金时期的人为黄河决口

从此,大河离开了《山经》、《禹贡》以来流经今浚县和滑县南旧滑城之间的故道,不再东北流向渤海,改为以东南流入泗、淮为常。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北宋靖康元年(年)金兵占有河北地后,迫宋和议,以河为界。以后占有河南地,建立刘豫伪齐政权。

年杜充决河后,绍兴九年(年)宋金和议,以杜充决河为界。绍兴十一年(年)金廷又迫宋和议,划淮为界。于黄河下游全入金境。

金朝对黄河下游的防治也颇重视。“设官置属,以主其事。”沿河置二十五埽,六在河南,十九在河北。沿河各州县均设巡河官,统领沿河二十五埽兵万二千人。但是从大定六年(年)开始,河患连年不断,实“以河道淤积,不能受故也。”所以“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当黄河下游河道离开了这一控制点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即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金代有记载的12次决口中,决后河道摆动在该地区的占10次。而这个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后流入淮河。

宋金时期河道变迁的趋势,可以归纳为两点。

(1)河道“势益南行,干流摆动逐渐趋向东南,决口地点渐向上(西)移。

决口开始在今山东巨野、寿张、郓城、曹县一带(年、年、年、年),河道时东北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以后决口渐西移至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年、年、年、年)。

从年(金大定十一年)和年、年等决口和筑堤的地点来看,河道已流入开封府境。年(大定二十年)在卫州(治汲县)延津决口,洪水流至归德府境,东南由泗入淮。

据实地考察,今延津县境太行堤以南存在大片东西向由沙丘、沙冈和洼地组成的古河道带,就是这次决口后开始经元明两代逐渐形成的。年(明昌五年)夏历八月,河决阳武,灌封丘而东,“水势趋南”。

这次决河后,自阳武至曹县的河道逐渐向南移动,由胙城、长垣以北,改经两县之南。年(兴定元年)前,大河又由楚丘(今曹县东南)北改经县南。以后楚丘以下河道继续南摆,原属河南归德府的虞城、砀山两县城先后为河水所荡没,两县建制撤销。

元初复置后,又改隶河北之济宁路,黄河已改经两县之南,东经萧县致徐州入泗。可见自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上半叶,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南摆动。

(2)黄河除干流外,还有几股岔流同时存在,这几股河道迭为主次,汇准入海。

例如,年(大定八年),大河在李固渡决口,淹没了曹州城(今曹县西北60里),夺溜3/5,流入今单县一带,经砀山、萧县,于徐州入泗,旧河仅占水流2/5,当时未使“二水复合为一”,遂开始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

年(大定二十七年)金王朝曾规定黄河下游沿河的4府16州44县的地方官都兼管河防事。

从这44县的分布,可以知道大定末年黄河下游分成三股:

干流一股自李固渡经延津、胙城、长垣、东明(今东明集)之北,定陶、单县之南,虞城、砀山之北,经萧县至徐州入泗;

北面一股大致即宋建炎二年形成的河道;

南面一股约在今延津县分出,经封丘、开封、睢县、宁陵、商丘等地。三股都注入泗水,由泗入淮。

内河道变迁的原因是:

①河道初进入豫东北和鲁西南地区,都是平地漫流而成,河床宽浅,“宽易无定”。虽有堤防,多为砂土所筑,易受洪水冲溃,汛期往往决成数股并流。

②河道主要活动在接近南宋疆域的地区。金朝政府害怕“骤兴大役,人心动摇,恐宋人乘间构为边患”。对决河不敢大规模筑堤堵口。

同时金朝开始南侵时,宋靖康时曾一度同意以黄河为与金人分界线。河道不断南摆,金人占领区越大,对金朝越有利,故不致力于河道的固定,只采取那里决口分流,即在那里筑堤堙水的消极防御,遂使多股分流的局面长期保留下来。

2、宋元时期的人为黄河决口

宋元之际黄河有两次人为的夺流。

一次是年(窝阔台四年)蒙古军围攻金朝的归德府城(今河南商丘),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22里),河水夺濉入泗。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一次走濉河。

年宋军入汴(今开封),蒙古引军南下,决开封城北20余里黄河寸金淀水,以灌宋军。河水由此南决,夺涡水入淮。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一次走涡河。

直至年(元至元九年)黄河在新乡决口,流经也不清楚。

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15处决口。

从决口的地点来推断,当时的黄河在原武或阳武境内分成三股:

一股经陈留、杞县、睢县等地走金末以来大河,由徐州入泗,大致即古汴水所经,称为汴道;

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

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

至此,黄河下游已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西缘的整个华北大平原上绕了一圈。

这可以说是黄河历史上第五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下游河道夺颍河入淮,到达了黄淮海扇形平原的最西南极限,这与下游河道沿岸条件有关。黄河下游河道北岸出山以后,南岸还有今郑州市西北邙山的控制。邙山古称广武山,是嵩山从伊洛河口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的部分。在古代原作西南——东北向。

黄河下游河道由于广武山在南岸的控制,下游河道出山后南摆基本上不超过古汴河(即郑州、开封、商丘、虞城、砀山、徐州)一线。广武山北麓尚有大片滩地,汉唐时济、汴即在此分河水东流。

唐代还在广武山北麓滩地上设置河阴县和河阴仓,可见当时滩地十分广阔。以后滩地可能有所坍塌,但宋代前期黄河主河道偏北,广武山北麓仍有高阔的滩地7里。

年(元丰二年)曾在滩地上开凿一条长51里的人工渠道,自巩县境内引洛水东流入汴,作为汴河的水源,因水源较清,称为“清汴”。

自北宋元祐(~年)以来,黄河主河道“稍稍卧南”,“北岸生滩,水趋南岸”。

金代以后,位于广武山东北麓滩地上的唐宋河阴县也塌入河中,元时河阴县治迁至广武山北一里。年(元至正十五年)一次河决,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

今邙山临黄一面,削壁陡立,由于黄河河道不断吞啮广武山的缘故,使原来东北向变成东南向,遂使黄河有可能在郑州一带决向东南,沿着今贾鲁河一线,夺颖入淮。这是13世纪以后下游河道变迁的一个特点。

宋元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特点,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1)决溢十分频繁

从至元九年(年)河决新乡算起,到至正二十八年(年)也就是元朝统治中原的90年内,决溢有六七十次之多,平均每1.4年一次。决口的处所有二三百处。这仅是个约略的数字。

例如,至元九年至二十三年(年)的14年间,记载只有至元二十年(年)河决原武一次,河道却由新乡决口而转为东南由汴、涡、颍入淮。

(2)决溢地点分布而言,在元初所形成的三股河道上,历年多有决溢。

大致可以泰定年间(~年),分成前后两期:

前期决溢地点主要集中在汴梁路范围内,相当于今河南省以开封地区为中心,西至荥阳汜水镇,北至封丘、延津,东至民权、柘城,南至漯河市、项城。

决溢的地点经常是封丘、原武、阳武、开封、杞、太康、通许、睢州(今睢县)、睢阳(今商丘)等,即汴、涡、颖三股分流上。后期则向北决口较多,濮阳、汲县(今卫光年)、长垣、东明、济阴(今菏泽)、成武、定陶先后成为决口和筑堤的地点,以曹州境内为最多。

当时会通河已开,北决常冲毁运河,故元一代漕粮仍以海运为主。至大年间有人预言黄河有北决“复巨野、梁山之意”。泰定以后,突破常态,正式出现了“复巨野、梁山”的局面。至顺元年(年)曹州成武、定陶县境分筑魏家道口河堤,就是为了防御河水的北决。

(3)长期存在汴、涡、颍三股分流,而以汴道为正流。

然而黄河汴道自元初以来沿岸堤防已破残不堪。例如,自陈留至睢州(今睢县)百余里间,南岸旧有缺口11处之多,决口也以汴道上的阳武、封丘、开封、祥符、睢阳、杞县、襄邑、宁陵为最多。

大德二年(年)河决杞县蒲口,决口有千余步,同时决口的有96所。其时亦有向南决入涡、颍二水,如大德元年(年)三月,归德徐州、邳州宿迁、睢宁、鹿邑三县,河南许州临颍、郾城等县,睢州、襄邑、太康、扶沟、陈留、开封、杞等县,河水大溢,漂没田庐,沿岸的陈(治今淮阳)、颍(治今阜阳)二州受灾尤为严重。

据粗略统计,自蒙古灭金至元亡的近余年内,决溢地点有明确记载的有50余处,有时几十处同时决口。

例如,年(至元二十五年)阳武县等地“河决二十二所”。年(大德元年)杞县蒲口河决以后,走汴道的一股大河堤岸上,仅南岸就有旧缺口11处。

这股大河南北岸地势高低悬差很大,“大概南高于北约八、九尺”,河多北决,因而南岸的缺口不塞,听其分水。

其后时而北决,时而南决,“南至归德诸处,北至济宁地分”,连年为害。

年(至正四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北决,豫东、鲁西南地区各州县皆遭水患,洪水沿着会通河、北清河,泛滥于两河沿岸的河间、济南等路地域。

3、人工河贾鲁河

年(至正十一年),在贾鲁主持下开展了治河工程。

贾鲁治河时坚决主张筑塞北流,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他治河的策略是“疏塞并举”,先后疏浚了河道余里,新道自白茅堤黄陵冈(今兰考县东)至归德府哈只口(今商丘县东)归入故道,凡里许,另外自凹里村至杨青村(属曹县)开渠98里许,接入故道为减水河。

在哈只口至徐州的里故道内修补大河堤缺处,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

河道的深广、堤岸的高低宽狭都有一定的规格。还根据水情设计了不同的堤埽,如堤岸有刺水堤、截河堤、护岸堤、缕水堤、石船堤;埽工有岸埽、水埽、龙尾埽、拦头埽、马头埽等,工程措施十分完备。

在堵口时先用了27只大船同时凿沉截流,最后堵口合龙,使“决河绝流,故道复通”。

这条河道大体上经原武(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黑洋山,阳武(今原阳)、封丘荆隆口、中滦镇,至开封陈桥镇,经仪封黄陵冈,以下经曹县新集,商丘丁家道口,虞城马牧集,夏邑韩家道口、司家道口,经萧县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徐州小浮桥入运河(即泗水),由运入淮。

因由贾鲁主持治河,明清两代都称之贾鲁河,以治河者来命名黄河下游河道,在黄河史上仅此一例。又因为河道较顺直,明代前期大部分时间黄河走此道,被誉为“铜帮铁底”。

从元末至明初,农民战争烽火遍地,河政不修。黄河下游在豫东、鲁西南地区内不断地南北摆动,起先是经常北决,今山东金乡、鱼台、任城(今济宁市)、范县、寿张、须城(今东平)、东阿、平阴一带皆罹河患。

年(至正二十六年)后,干流又向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

明洪武元年(年)河决曹州双河口(约今山东菏泽东北双河集),东流入鱼台县境,朱元璋大将徐达正方北征,即利用黄河的决流引入泗水,即元开的会通河,作为向北运输军需的水源。说明那时黄河仍走元末徙入山东境内的一股。

自洪武八年(年)至二十四年(年),决口地点有20余处,大多数在荥泽、原武、阳武、中牟、祥符、封丘、陈留、兰阳、仪封、归德一线上,也有在此线以南的杞县、睢州、宁陵、西华、项城等地。可见黄河干流又向南摆,恢复了贾鲁河故道,并不时南决走颍、涡等水入淮。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1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