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公元年至公元年),字伯喈,中国东汉时期陈留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一说今河南省开封县尉氏县)人,著名的儒家学者、道家学者、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画家和术数家。
蔡邕先祖源自周王室,乃周王室之宗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是贵胄家族。
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载: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六世祖勋,好黄、老……父棱,亦有清白行,谥曰贞定公。
蔡氏家族在两周时期是周王室宗亲,蔡邕先祖可以追溯至周代的蔡叔,蔡叔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
01蔡国建国时
公元前年,建都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即蔡叔度)。
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建蔡国。春秋时,蔡国经常受到楚国的侵扰。
公元前年,蔡国为楚国所灭。《史记·管蔡世家》载:“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蔡国立国时间近六百年。
02陈留蔡氏乃世家大族
蔡国灭亡之后,蔡叔度后裔、陈留蔡氏家族直至两汉时期才渐趋复兴,并发展成为世家大族,名声由是显赫。
第一,自中国西汉开国始,蔡邕先祖便是西汉朝廷的重臣,直至蔡邕时期,这种官僚世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蔡邕的十四世祖曾经辅佐过汉高祖刘邦,刘邦对其颇为赏识,并对其封赐爵赏,蔡氏由此而进入贵族阶层。
蔡邕六世祖名叫蔡勋,蔡勋喜好黄老道家的出世思想,同时亦深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在西汉哀帝时期“以孝廉为长安邰长”;至西汉平帝时期,蔡勋出任郿县县令,掌管地方治理之权。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期,蔡勋被王莽新朝“授以厌戎连率”(即陇西郡太守),但其耻于“事二姓”,因此坚辞不受,并携带家眷逃入深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蔡邕的祖父名叫蔡携,蔡携因为善于修身、品德高尚,所以被东汉顺帝“以司空高弟迁新蔡长”,担任官职、为国效力。
蔡邕的父亲叫蔡棱,他“处俗孤党,不协于时,垂翼华发,人爵不升”;虽然蔡棱不如祖先有声望,但其却有“清白行”,即蔡棱能够做到“清白守节,纯行不差”;因此,蔡棱逝世之后,最终获得了“贞定公”这一美好的谥号。
第二,蔡邕的叔父蔡质在东汉时期曾担任过要职,并且撰有典章礼制作品。
蔡邕在上书自陈中亦提到过其叔父蔡质,《后汉书·蔡邕列传》对此有载记:臣季父质,连见拔擢,位在上列。
根据上述史料载记可知,蔡邕的叔父蔡质担任过卫尉之职,并且被朝廷“连见拔擢,位在上列”。此外,蔡质还著有《汉职仪》一书,记录汉代的典职礼仪。
由此看来,蔡质在当时可谓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人物了。
综上所述,陈留蔡氏家族在两汉时期是世家大族,这个家族人才辈出、声望显赫,既出过治国名臣,亦出过著名学者,其良好的家教、家风传统为蔡邕的成长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为蔡邕培养和教育后代成人与成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03少而博学
在整个汉代,世家大族或者名门望族皆非常注重家学家风,蔡氏家族先祖父辈的美好声望,必然对蔡邕的人格、思想、学识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亦是蔡邕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末文坛领袖、士大夫阶层代表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蔡邕家族不仅祖辈人才辈出,而且蔡邕母亲袁氏家族对蔡邕的影响亦较深远。
晋代张华所撰《博物志·人名考》载:“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所谓“袁公熙”,即指东汉司徒袁滂;所谓“曜卿”,即指袁涣,可见其家世显赫。
第二,蔡邕的老师胡广对蔡邕的性格、思想、学识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邕曾拜当时著名的学者胡广为师。
《后汉书·蔡邕列传》对此有载记:(蔡邕)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胡广是东汉时期的六朝元老,他为官三十余年,历任司空、司徒,并且三登太尉,还当过太傅,是朝廷的重臣;而且,胡广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
蔡邕亦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喜好辞章、数术、天文,并且妙操音律。胡广是诤臣,他劝谏皇帝选皇后要慎重,同时多次向皇帝提出改革建议,为人“体真履规,谦虚温雅”。
蔡邕在入朝为官之时,亦多次向皇帝进言献策,以期匡扶天下、改良社会。
由此观之,胡广的为官之道与渊博学识,对蔡邕的人格、思想、学识等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为蔡邕的政治生涯和文化生涯树立了极佳的榜样。
04生性笃孝
蔡邕恪守孝道,他对母亲的至孝行为远近闻名,并且传为佳话。
蔡邕的母亲患病达三年之久,蔡邕一直服侍在母亲身旁,并且“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衿带”,甚至做到了“不寝寐者七旬”。
母亲逝世以后,蔡邕“庐于冢侧,动静以礼”,遵行儒家传统的守孝礼仪。
或许是因为蔡邕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所以才会出现“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的现象,人们听说这种奇观之后,于是“多往观焉”。
蔡邕对母亲恪守孝道,可谓是感天动地;蔡邕将中国古代士人的孝行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至孝之人。
千载之后,蔡邕的孝道精神依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且成为中国孝道史上的千古佳话。
第二,除了恪守孝道、孝敬母亲之外,蔡邕亦是一位仁慈宽厚之人,在家族中能够团结亲人,使整个家族和睦相处。
在中国古代农业宗法制社会中,一般的宗族和家族往往会因为家族成员的不同辈分、性格、思想、财产、所受教育程度,以及各种利益纠葛等等而难以和睦相处。
家族成员之间亦往往会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尤其是长辈晚辈之间、兄弟妯娌之间会存在矛盾与冲突。
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一般的宗族和家族往往会实行分家策略,父母和子女构成基本的家庭单位,以此来减少大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这是中国古代农业宗法制社会的家庭常态。
蔡邕家族在两汉时期是世家大族,其家族成员人口众多,蔡邕能够做到“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这在当时的社会常态下是难能可贵的,更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正是因为蔡邕仁慈宽厚,所以他才能做到与叔父从弟不分家,而合居在一起,并且能够尽力地维护整个家族的团结与和睦。
蔡邕的这种美德在乡党之间广为流传,并且受到了乡党百姓的称赞,正如上述史料所载“乡党高其义”。
05中年入仕,校书东观
东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年),朝廷政局逐渐平稳,蔡邕结束了其隐居乡里的生活,被司徒桥玄征辟,真正开始了他的入世生涯。
在被桥玄征辟入朝之后,蔡邕认为当世的儒家经籍文献因为“去圣久远”,因而存在着“文字多谬”的情况,再加之俗儒们的穿凿附会,使经籍紊乱的情况更加严重,并且这种情况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后果,即“疑误后学”。
因此,在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年),蔡邕便与堂谿典、杨赐、马日磾、张驯、韩说、单飏等人,“奏请正定六经文字”。
熹平石经残字
蔡邕等人的奏请获得了汉灵帝的批准,灵帝下诏命儒学大师们校正《五经》文字,又命蔡邕用古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将其镌刻在石碑上,并竖立于太学门外,使天下的士人学者、儒生晚辈皆以此经文作为标准。
蔡邕受命之后,“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
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年)至光和六年(公元年)八年之间,在蔡邕主持下,陆续刻入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七种经书,共计镌刻石碑四十六枚,二十余万字。待石经镌刻完毕,立于洛阳太学门外,吸引了众多士人、学子前来观摹,可谓盛况空前。
06晚年遇害,名浇身毁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年),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等人共同密谋诛杀董卓,最后决定通过“天子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之机,将董卓引入未央殿而诛之。
吕布命令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率领亲兵十余人伪装成尉士守住掖门,吕布怀里藏着诛杀董卓的诏书,待董卓至未央殿,吕布、李肃等人在未央殿格杀董卓,随后夷灭董卓三族。
王允等人在杀死董卓、夷其三族之后,于是到处逮捕以前阿附董卓之人,并且将这些人治罪处死。
董卓被王允等人除掉之后,一次,在王允座上,蔡邕因叹息董卓被杀,引起王允大怒,王允斥责蔡邕“君为王臣,所宜同忿……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随即将蔡邕收付廷尉治罪。蔡邕“陈辞谢,乞黔首刖足,继成汉史”,但遭到王允拒绝。蔡邕被治罪下狱之后,当时“士大夫多矜救之”、“时名士多为之言”,这些士大夫和名士敬重蔡邕的人品、爱惜蔡邕的才华,亦怜悯和同情蔡邕的遭遇,遂为营救蔡邕而奔走效劳,请求王允放过蔡邕。
但是刚愎自用的王允当时正欲树立个人威信,他听不见任何人的意见,因此这些士大夫、名士的营救并未成功,蔡邕最终死于监狱之中。
蔡邕遇害之后,当时的士大夫和名士们为蔡邕的不幸遭遇而深感惋惜。兖州、陈留等地的民众皆画蔡邕图像,并且称颂蔡邕的品德和才华。